首页> 中文学位 >可溶性聚酯酰亚胺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增韧热固性树脂研究
【6h】

可溶性聚酯酰亚胺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增韧热固性树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引言

1.1有机可溶聚酯酰亚胺发展及合成

1.1.1有机可溶性聚酯酰亚胺

1.1.2聚酯酰亚胺的几种合成方法

1.2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共混改性增韧

1.2.1环氧树脂的增韧

1.2.2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增韧

1.3反应诱导相分离简介

1.4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5参考文献

第二章可溶性聚酯酰亚胺的合成、结构和性能

2.1试剂和仪器

2.2二偏苯三酸酯酐的合成

2.2.1双酚A二偏苯三酸酯二酐(BTPDA)的合成

2.2.2叔丁基对苯二酚二偏苯三酸酯酐(BHQTPDA)的合成

2.2.3对苯二酚二偏苯三酸酯酐(HQTPDA)的合成

2.2.4萘二酚-1,5-二偏苯三酸酯酐(DHNTPDA)的合成

2.2.5二酚型偏苯三酸酯酐的溶解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2.3双酚A型聚酯酰亚胺的合成

2.3.1双酚A酯酐型聚酯酰亚胺合成路径的筛选

2.3.2不同主链结构的聚酯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质

2.3.3聚酯酰亚胺分子量的调控

2.4甲基取代基与聚酯酰亚胺溶解性能

2.4.1聚酯酰亚胺的合成

2.4.2聚酯酰亚胺结构和性能

2.5本章小结

2.6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聚酯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体系

3.1材料选择、样品制备和表征方法

3.1.1材料选择

3.1.2样品制备

3.1.3表征方法

3.2.聚酯酰亚胺主链结构的影响

3.3聚酯酰亚胺用量的影响

3.3.1相结构

3.3.2 tan δ峰温度

3.3.3相分离跟踪

3.3.4粘结强度

3.4固化温度的影响

3.4.1相结构

3.4.2光散射跟踪

3.4.3流变行为

3.4.4粘结强度

3.5聚酯酰亚胺分子量的影响

3.6相形态随固化时间演变

3.7本章小结

3.8参考文献

第四章聚酯酰亚胺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

4.1材料选择、样品制备和性能表征

4.1.1材料选择

4.1.2样品制备

4.1.3性能表征

4.2聚酯酰亚胺主链结构的影响

4.2.1相结构

4.2.2粘结强度

4.3聚酯酰亚胺用量的影响

4.3.1相结构

4.3.2固化程度

4.3.3 tan δ峰温度

4.3.4流变行为

4.3.5相分离跟踪

4.3.6力学强度

4.4固化温度影响

4.4.1相结构

4.4.2固化程度

4.4.3流变行为

4.4.4相分离跟踪

4.4.5力学强度

4.5聚酯酰亚胺分子量的影响

4.5.1相结构

4.5.2力学性能

4.6胺类扩链剂对相结构的影响

4.7本章小结

4.8参考文献

第五章聚酯酰亚胺和聚醚酰亚胺及其改性双马树脂的性能

5.1化学亚胺化法合成聚醚酰亚胺

5.2溶度参数

5.3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相形态

5.4聚酯酰亚胺和聚醚酰亚胺的耐热性和耐热老化性

5.4.1 DSC分析

5.4.2 DMA分析

5.4.3 TG分析

5.5力学强度

5.6本章小结

5.7参考文献

第六章结论

6.1聚酯酰亚胺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6.2聚酯酰亚胺增韧环氧树脂

6.3聚酯酰亚胺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6.4聚酯酰亚胺和聚醚酰亚胺及其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性能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学习和工作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有机可溶性全芳香聚酯亚胺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研究聚酯酰亚胺增韧环氧树脂.(3)研究聚酯酰亚胺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4)对比分析聚酯酰亚胺.聚醚酰亚胺及其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各项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