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参与式治理:民间自治组织对社区治理结构的重塑——对上海W社区业委会发展的个案研究
【6h】

参与式治理:民间自治组织对社区治理结构的重塑——对上海W社区业委会发展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1、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2、已有研究文献综述:公民社会、社区治理和公共参与

3、本文的基本假设

4、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4.1民间自治组织

4.2业主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4.3治理和参与式治理

5、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参与式治理的现实基础

1、营造社区

2、发展基层民主

2.1经济因素

2.2政治因素

2.3社会因素

3、培育民间组织

3.1业委会的发育:动因和轨迹

3.2业委会的困境

4、与美国模式比较

4.1、业委会的组成

4.2、物业费的管理

第二章民间组织发展和社区政治参与

1、业委会发展和公共参与:案例研究

1.1案例背景

1.2、案例本身:菜场还是会所?

第三章社区治理结构的重塑

1、困境和根源:从案例出发看现实问题

1.1现有制度的失范,导致了博弈能力的失衡

1.2房产市场黏性较大,管理市场垄断性强

1.3业主自治机制发育迟缓,部分业主法律意识不强

2、实践和探索:从案例出发看现实的发展

2.1政党组织对业委会的影响

2.2协调机制的创新:培育新社区精神

2.3社区精英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2.4网络与治理

第四章参与式治理的构想

1、现代的治理

2、参与式治理:联合的艺术

3、有效参与治理的途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业委会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镇住房体制改革中的“新生儿”,作为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是随着住房体制改革,城镇个人住房私有化、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扩大而产生并迅猛发展的,它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发展,并逐步拥有了自由的活动空间,有了相对独立的身份和地位,城市社区治理结构随之变化。如果说以政府行政为主导的居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政治基础,那么业委会的发育和发展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民间组织参与基层民主的实践。为保护和扩展自己的利益,这一新兴的力量要求新的规则和制度结构,促使政府并与政府一起开展合作,共同形成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这一力量的存在可能会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模式以及社区治理的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随着业主委员会等民间组织的参与的扩大,社区已经从传统的管理走向现代的治理,并使社区建设的治理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中国,参与式治理的提出一开始就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密切相关,也是现代民主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式。诸多学者都怀着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现实的关怀,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展开对公民社会和公共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和讨论,他们有的运用现有的“公民社会”理论,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国“草根民间组织”的发育和发展对国家权力的制衡以及其对政治民主化建设的意义,并指出中国社会治理过程的公共参与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中国社会正在朝着公民社会的方向发展。 社区是个共同体,需要大家为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参与,形成“共同体意识”。这意味着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等多元的治理主体各以独立主体身份而存在,并进行有效的、制度化的参与与合作,这种参与式的合作并不是传统的民主机制理念中所包含的以政府为主导、对社会多元成分接纳的单向垂直命令模式,而是多元主体在公开、公正、开放的原则下公平参与公共事务,对某些共同关注的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务进行协商、对话与合作,以期达成共识。如何才能处理好业主、业委会、物业以及居委会之间的关系?这是目前社区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社区治理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解决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种种矛盾的关键所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