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控制
【6h】

论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及其意义

第二节文章脉络

第三节主要观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我国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金融业息息相关

第二节我国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与现状

第三章金融创新是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房地产金融的市场环境

第二节房地产抵押贷款理论述评

第三节房地产二级抵押市场操作利于控制金融风险

第四节房地产融资证券化是融通资金、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

第四章探讨我国现阶段房地产金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第一节房地产市场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过高

第二节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否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

第五章试析我国现阶段房地产金融创新不足的原因

第一节商业银行缺乏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动力

第二节现阶段的市场环境制约了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

第三节缺少保障房地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法律制度

第六章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可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第一节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

第二节从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中得到的启示

第七章加强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政府介入,大力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

第二节建立、健全与房地产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规范房地产金融机构的操作流程,加强内部监管

第四节积极培养房地产金融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从分析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特点、潜在金融风险及其成因等入手,通过相关经济理论的演示,证明了房地产信贷的固有风险不可避免,过分依赖银行信贷容易诱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通过资产证券化或融资证券化的手段不仅可以多元化房地产开发的融资渠道,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更是分散、转移并且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揭示了“房地产市场对银行的依存度过高”是问题的结症所在。目前,我国政府希望通过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两大货币政策来紧缩房地产贷款,平抑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升来防范金融风险,但依照货币投放量、房地产贷款所占银行总贷款比例、房地产价格等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判定,这些宏观调控政策所起到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并且,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这些宏观调控政策也无法解决房地产信贷的固有风险,即“期限错配”、通货膨胀引起的利率风险,最终导致违约风险等。既然如此,我国为什么还没有加快房地产金融改革的步伐,走房地产证券化的道路,最终达到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呢? 通过由表及里的分析手法,透过我国房地产金融问题的表象,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根源以及内部矛盾,从发展房地产金融的市场主体、外部市场环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验证了我国现阶段发展房地产证券化的准备不足,市场基础有待完善。借鉴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吸取日本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再一次证明了发展房地产金融创新是分散、转移并且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而构建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市场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加强行业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的内部操作是我国当前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此提出了本文的论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理论研究,通过货币投放量、房地产贷款所占银行总贷款比例、房地产价格等数据分析,揭示了我国现阶段所采取的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大货币政策对调控房地产信贷规模、抑制房价上涨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解决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固有风险,并且利率的上升会恶化“期限错配”问题,如果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监管不当,容易引起坏账和财务危机。随着我国加入WTO,外来资金的大举涌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压力都迫使我们必须创新房地产会融,多元化房地产融资渠道、尝试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以及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模式,为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本文对如何从国家宏观层面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体系和法律机制,从金融机构微观层面如何规范操作流程以及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呼吁积极稳妥地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开创符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金融创新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