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6h】

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的发病危险因素;研究AMR的移植肾肾脏病理特征;观察AMR病例的临床过程;分析.AMR病例对于不同治疗方案的反应性及预后转归。
   方法:选用1994年1月至2007年5月间因肾移植术后肌酐水平异常而在我院肾脏移植中心接受移植肾穿刺活检的112例患者,利用兔抗人C4d多克隆抗体检测其石蜡标本中C4d的沉积。参照Banff2005移植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共收集C4d阳性AMR病例30例,其中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AMR)19例,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MR)11例,共收集C4d阴性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ATMR)病例35例,C4d阴性慢性活动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CTMR)病例26例,分别作为AAMR组、CAMR组病例的阳性对照组。18例非移植原因肾脏切除病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利用鼠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检测排斥移植肾组织B细胞浸润情况,收集各组病例人口学资料、生化指标资料、病理学资料、诊疗及预后资料,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对应各组间的指标差异,采用0.05的检验水准。
   结果:1.AMR.占所有排斥的33.0%,其中AAMR占所有急性排斥(AR)的35.2%,CAMR占所有慢性排斥(CR)的29.7%;2.AMR组与TMR.组病例间在年龄、性别分布、移植肾冷缺血时间上无显著差异;3.肾小球炎、肾小管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小动脉内膜炎是AAMR常见的病理表现,但其阳性率与ATMR组无显著差异;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基底膜分层在CAMR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MR组(P<0.05);4.移植肾组织C4d沉积与B细胞浸润无相关性,但C4d与CD20双阳性组病例1年人/肾存活率仅50%/33.3%,显著低于单阳性及双阴性组病例(P<0.05);5.AAMR组病例经治疗后获缓解9例(47.4%),1年人/肾存活率为73.7%/68.4%,均显著低于ATMR.组(P<0.05);6.接受单纯甲强龙(MP)冲击治疗的AAMR病例8例,无一例获完全缓解,仅3例获部分缓解,其缓解率显著低于ATMR组(P<0.05);7.5例AAMR患者接受甲强龙(MP)+抗胸腺免疫球蛋白(ATG)+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三联治疗,其中2例获完全缓解(40.0%),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1年人/肾存活率为60.0%/60.0%,提示此三联疗法可能对逆转AAMR有效,但易导致感染并发症;11例CAMR患者无一例获缓解,未发现可有效逆转CAMR的治疗方案。
   结论:性别、年龄、移植肾冷缺血时间不构成AMR的发病危险因素;AAMR病例移植肾活检缺乏特异的病理特征,而PTC基底膜分层是镜下诊断CAMR特异性较高的依据;移植肾组织C4d沉积与B细胞浸润无相关性,但C4dCD20双阳性提示更差的移植肾预后;AAMR病例预后较ATMR病例显著差;单纯MP冲击治疗对AAMR无效,而MP+ATG+IVIG联合治疗AAMR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但难以改善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未发现可有效逆转CAMR的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