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及策略研究
【6h】

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及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根据我国青少年的认知发育水平和性发育特点,修订适合我国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和生殖健康问卷(AKHQ)”;了解上海、三明及北海三沿海城市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即时效果和同伴教育的可行性,并进行差异研究;了解上海市农民工子女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研究采用同伴教育在初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干预的可行性。
   方法:于2003年至2006年对我国三城市42所高中、12所初中的8872名高中生、2179名初中生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研究。从上海三个区12个初中随机选取了2237名学生进行了KAP问卷调查,对艾滋病同伴教育的短期效果评价研究,其中1140名初中学生为教育组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另外每个区抽取2个中学共1097名初中学生为对照组作平行对照完成问卷调查。并对艾滋病同伴教育的短期效果评价研究,其中1140名初中学生为教育组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另外每个区抽取2个中学共1097名初中学生为对照组作平行对照完成问卷调查。同伴教育由选取的并经过培训考核的同伴教育者执行,高中学生教育内容有4-6个模式,初中学生教育内容有4个模式,为期4-6周。教育前和教育后1周内完成相关问卷调查。
   干预方法:请专家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系列讲座和教学模式的系统培训,同时帮助他们备课,共同讨论教学内容、方法,然后通过同伴教育的形式采用讲授、讨论、游戏、知识竞赛、讲故事和小品等,辅以投影、幻灯等教育方式使被教育者获得正确的知识、行为和态度。
   结果:AKHQ-SS测量学性能考察结果。内在信度:AKHQ-SS各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取值范围波动于0.46(HIV感染高危行为维度)~0.83(性病知识维度)。构效度:经因子分析共提取到3个公因子,分别是知识因子、态度因子和行为因子,这三个因子能解释总变异的66.53%。AKHQ-JS测量学性能考察结果。内在信度:AKHQ-JS各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取值范围波动于0.44(HIV感染高危行为维度)~0.77(对性行为态度维度)。结构效度:经因子分析共提取到3个公因子,知识因子态度因子行为因子,这三个因子能解释总变异的67.32%。经过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各项知识得分较教育前均有显著性的提高,知识总得分均分均有上升,与内、外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更多的干预组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高中阶段学生男生的生殖知识和性病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女生(P<0.01)三地学生在生殖、艾滋病和性病知识方面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北海最高,三明最低;男生得分稍高于女生。对HIV/AIDS态度三地学生差异有显著性(F=61.645,P<0.01),三明学生最宽容,北海次之。在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三地差异有显著性(F=262.951,P<0.01),上海学生最宽容,北海学生最保守。既往学校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学生相关知识和对HIV/AIDS态度得分(P<0.01)。北海高中生接吻、拥抱、爱抚和性交发生率最高。其中性交发生率分别为上海3.2%、三明3.6%、北海6.9%。教育组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知识和性病知识水平在教育后都得到显著提高(P<0.01);研究发现教育组在教育后在对待对待AIDS/HIV的态度有正向转变(P<0.01)。
   结论:AKHQ在我国青少年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信、行评估的测量学性能比较稳定,语言表述通俗易懂,可用于该领域相关研究。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提高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是有效的,加强沿海地区高中学段青少年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是形势所趋。高中学生的艾滋病、性病、生殖知识的认知状况普遍偏低,同伴教育有效地提高了艾滋病知识水平,对AIDS/HIV态度的改变在一定程度发挥正性引导作用,但对婚前/婚外性行为的态度没有明显影响农民工子弟学校初中学生的艾滋病、性病、生殖知识的认知状况普遍低下,同伴教育对初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有明显作用,学生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有一定程度正向转变,但在对待婚前、婚外性行为的态度没有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