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PECT螺旋CT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6h】

SPECT螺旋CT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良、恶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有局灶性放射性异常分布的SPECT/CT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2名医师分别对SPECT和SPECT/CT融合图像采用盲法读片,对病变做出良性、可能良性、可能恶性和恶性的判断。分别计算SPECT和SPECT/CT诊断结果不确定的百分比。对2名读片者的分析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其kappa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分析SPECT和SPECT/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及其95%可信区间。
  结果:2名读片者分析SPECT图像,诊断为可能恶性和可能良性的比例分别为73.1%和67.3%;一致率为63.5%,kappa值为0.62,其95%可信区间为0.49~0.76。SPECT/CT诊断为可能恶性和可能良性的比例分别为25%和13.5%;一致率为78.9%,kappa值为0.81,其95%可信区间为0.72~0.91。SPE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为76.9%,其95%可信区间为63.78%~86.24%;SPECT/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为94.23%,其95%可信区间为84.32%~97.91%。
  结论:基于全身骨显像基础上脊柱病变的SPECT/CT融合图像,可以获得更多诊断信息。不同读片者对SPECT/CT融合图像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判断病变良恶性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均较SPECT好。
  第二部分SPECT/CT骨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SPECT/CT骨胃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CT/CT显像。由2名核医学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脊柱病灶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良性病变、不能确定诊断。分别计算SPECT图像、SPECT/CT融合图像对患者能明确诊断和不能明确诊断的百分率及其95%可信区间,两组之间能否明确诊断的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对57处病灶的分析结果显示,SPECT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26处,占45.6%(26/57),其95%可信区间为32.7%~58.5%;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31处,占54.4%(31/57),其95%可信区间为41.4%~67.3%。SPECT/CT融合图像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52处,占91.2%(52/57),其95%可信区间为83.9%~98.6%;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5处,占8.8%(5/57),其95%可信区间为1.4%~16.1%;SPECT/CT融合图像的明确诊断率显著高于SPECT图像(x2=27.20,P<0.05)。
  结论:对脊柱单发病灶,SPECT/CT融合显像较单纯的SPECT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以明显提高诊断者的信心和把握度。
  第三部分SPECT/CT骨显像对肝细胞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178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对其中97例行SPECT/CT检查。由2名核医学医师首先对全身骨显像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诊断CT图像,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分别做出肿瘤骨转移、非肿瘤骨转移和不能确定的诊断。并与临床诊断比较,分别计算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图像对患者能明确诊断和不能明确诊断的百分率及其95%可信区间,并分别计算其诊断的符合率及其95%可信区间,两组之间能否明确诊断的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97例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检查的患者中,全身骨显像能确定诊断的患者共31例,占32.0%(31/97),其95%可信区间为22.7%~41.3%;不能确定诊断的患者共66例,占68.0%(66/97),其95%可信区间为63.3%~72.7%;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41.7%(20/48),其95%可信区间为27.8%~55.6%。SPECT/CT融合图像能确定诊断的患者共79例,占81.4%(79/97),其95%可信区间为73.7%~89.1%;不能确定诊断的患者共18例,占18.6%(18/97),其95%可信区间为10.9%~26.3%,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95.8%(46/4.8),其95%可信区间为90.1%~100.0%。SPECT/CT融合图像的明确诊断率显著高于全身骨显像(x2=48.13,P<0.05)。
  结论:SPECT/CT融合图像提高了HCC骨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对于全身骨显像假阴性的病例,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四部分SPECT/CT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146例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由2名核医学医师首先对全身骨显像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分别给出肿瘤骨转移、非肿瘤骨转移和不能确定的诊断。根据术后病理或随访获得明确诊断,分别计算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图像对患者能明确诊断和不能明确诊断的百分率及其95%可信区间,并分别计算其诊断的符合率及其95%可信区间,两组之间能否明确诊断的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全身骨显像明确诊断者59例,占40.4%(59/146),其95%可信区间为32.5%~48.4%;不能明确诊断者87例,占59.6%(87/146),其95%可信区间为51.6%~67.5%1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51.1%(23/45),其95%可信区间为36.5%~65.7%。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者131例,占89.7%(131/146),其95%可信区间为84.8%~94.7%;不能明确诊断者15例,占10.3%(15/146),其95%可信区间为5.3%~15.2%;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93.3%(42/45),其95%可信区间为86.0%~100.0%。SPECT/CT融合图像的明确诊断率显著高于全身骨显像(x2=77.84,P<0.05)。
  结论:SPECT/CT融合图像较全身骨显像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