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层民众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基于农民工群体的研究
【6h】

基层民众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基于农民工群体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第一节 “政治信任”研究综述

一 “政治信任”研究兴起背景与研究路径

二 政治信任的内涵,结构与多维价值——国外研究综述

三 国内政治信任研究的规范分析

四 弱势群体的政治信任——量化分析

第二节 作为工具的“媒介接触”研究

一 国内研究简述

二 “媒介接触”测量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政府控制与媒介生产

第一节 中国传媒政治性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重建与媒体重构

第三节 传媒活动的政府控制

一 传媒活动的规范空间

二 经济控制与控制经济——“媒介单位”

三 新闻生产的过程控制

第四章 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量化的测量

第一节 “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假设之延展

第二节 “政治信任”与“媒介接触”——概念定义与操作定义

第三节 媒介接触如何影响政治信任?——基本假设

一 媒介选择与政治信任

二 媒介内容偏好与政治信任

三 媒介内容信任与政治信任

四 人口变量与政治信任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田野调查的工具——问卷设计

一 样本选取与规模

二 相关变量的测量设计

第六节 媒介接触如何影响政治信任——量化研究发现

一 问卷试调查与投放

二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三 “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描述性统计

四 “媒介接触”如何影响“政治信任”?——回归分析

第五章 “猜想”与“反驳”——“政治信任”的质性分析

第一节 “信息遮蔽”与“利益表达”——关于“政治信任”的猜想

第二节 “猜想”之证明——焦点小组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认知固化”与“信息匮乏”——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

第四节 从“输出忠诚”到“利益表达”——基层政治心理的转型

结语

附录:田野调查所用量表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二 英文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随着基层社会抗争与运动的频发,政治信任问题正浮出水面,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对政治信任的研究存在三种主要路径:制度的,文化的与社会资本的,本研究从第四种路径,既大众传媒的角度出发,关注媒体宣传对基层政治信任的影响,通过以农民工群体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力图发现政治宣传与基层政治心理间存在的联系规律。
  从“议程设置”理论出发,本研究首先探讨了传媒结构与政治宣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中国传媒本质上是一种近“组织——动员”型传播体制,媒体被置于国家的层层控制之下,国家通过制度规范,产权把握,以及生产流程控制,将媒介信息生产加以政治化,组织化,赋予其“输出忠诚”的宣传职能,同时,由于经济改革带来的社会与受众压力,使得媒体同时还具备“输入要求”的利益表达职能,两种功能同时存在于媒体中,使得传媒内容存在特定的结构性倾向。
  这种结构性控制带给基层群体政治心理怎样的变化?从“使用——满足”理论出发,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探讨了对象群体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情况,结果发现,接触“输入要求”的利益表达报道明显提升了对象群体对制度,机构与政治角色的信任,与之相对,接触“输出忠诚”的政治宣传对政治信任的提升只起到了有限作用,而控制负面报道,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也并不显著,本研究进一步假设,这是由媒体控制带来的信息匮乏,以及基层群体政治心理的转型导致的。
  进一步的质性分析证明,在年龄较大的对象群体中,存在着表现为政治冷漠与不信任的“固化认知”,这种认知受对政治绩效的日常观察与权威主义文化影响,阻止了正面宣传发挥作用,同时强化了负面宣传带来的不信任;而在年龄较轻的对象群体中,信息控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群体政治信任,但这种信任是不稳定的,一旦信息控制被打破,则很容易被消解掉。与之相对,利益表达型的“输入要求”报道,因为契合群体“利益表达满足”与“尊重实现满足”两种心理反应模式,所以能够有效提升群体政治信任。这证明了基层群体政治心理,已经从“输入忠诚”型日益转化为“利益表达”型。这部分修正了革命时代政治宣传的“遗产”,说明政治宣传如要深入人心,达到预先的效果,必须契合受众利益表达,与自我尊重实现的心理预期,因此从长远看,建立合理有序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