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
【6h】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

代理获取

摘要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绩效考核是政府履行职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需要
  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提高公共服务绩效亦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加快政府绩效考核,是保证政府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能的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提供的是纯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绩效状况自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点,也应体现在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之中。然而,现阶段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并不容乐观,“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现象突出,公共职能缺位、工作效率低下问题严重。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共卫生体系需要“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如何科学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与管理,切实提高体系提供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新时期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
  (二)绩效考核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突破
  绩效考核是指在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中,依据可量化的指标对工作过程、结果、效率等各方面进行的评价。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企业管理;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政府及其公共部门。在卫生领域,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第一次提出了三项总体目标的绩效考核指标:健康状况的改进度、人群期望的反应性和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初级卫生保健、健康城市等概念、目标和指标的提出也在世界各国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卫生系统绩效的提高;而在我国,卫生系统开展的诸多绩效考核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而对于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绩效考核工作很少:仅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管理办法》(试点方案)和《全国卫生防疫站评审标准》,并于1996年开始对全国卫生防疫站实行等级评审。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其职能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如何考核其工作绩效,尚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因此,如何集成国内外其他领域成熟的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特点,研制系统评价体系绩效的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付诸实践是一个科学难题。
  (三)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延续
  2003年始,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筹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以体系的长远发展为目标,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做什么?做这些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做?做得如何?”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获得了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目前已完成“做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做?”的研究工作。现阶段,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与改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已成为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命题。因此,在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中:如何科学设计全面反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的考核框架、如何系统收集与筛选考核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如何实现绩效的综合评价、如何确保科学可操作的实施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本研究期望在系统了解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构建绩效考核实施的全流程、设计与开发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在省级疾控中心全面推广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其绩效状况,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即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应该考核什么、”“如何综合评价”、“如何科学、可操作地实考核”、“全国省级机构实践检验后结果如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