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Value Creation and Stock Prices:An empirical Analysis across different financial markets
【6h】

Value Creation and Stock Prices:An empirical Analysis across different financial markets

代理获取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FIGURES AND TABLES

EQUATIONS

PREFACE

1.The Company’s objective in modern economy

1.1 The myth of growth and the competitive approach

1.2 New Approaches:Balanced Scorecard,CSR,Triple Bottom Line,CRM

1.3 Stakeholder Theory VS Shareholder Theory

1.4 Value-Based Management

1.4.1 VBM in action

1.4.2 The four cornerstones of value

2.How to measure company’s results:pros and cons of different metrics

2.1 Accounting Measures

2.1.1 Absolute measures

2.1.2 Financial Ratios

2.2 Economic and Market metrics

2.2.1 Net Present Value

2.2.2 EVA and MVA

2.2.3 Total Shareholder Return

2.3 The McKinsey Model

3.Do stock prices fully reflect value creation?

3.1 Traditional theory of market efficiency

3.2 Actual evidences of inefficiencies

3.2.1 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3.2.2 Overreaction,volatility and seasonality

3.2.3 Mean reversion

3.3 Management objectives and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4.Linking The McKinsey Model to stock price movements:Analysis across different financial markets

4.1 Sample Definition

4.2 Methodology

4.2.1 Fixed-Effects Model

4.2.2 Between-Effects Model

4.2.3 Performing the Analysis on Sub-Segmented Periods

4.2.4 Main Assumptions

4.3 Implementing the Analysis on 2005-2011 Period

4.3.1 The Short-Term Perspective

4.3.2 The Long-Term Perspective

4.4 Pushing the Analysis forward:before and after 2008 financial Crisis

4.4.1 The Short-Term Perspective

4.4.2 The Long-Term Perspective

5.Conclusions

5.1 How much Value Creation is reflected by Stock Prices?

5.2 The impact of the relationship in the short term and in the long term

5.3 The role of difierent financial Markets

Appendix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声明

展开▼

摘要

现今的管理者们经常陷入互相冲突的管理目标当中。他们一方面必须为投资者们不同的利益和目标去追求,然而与此同时,管理者激励体制并不总是能使管理者的目标和投资者的目标相一致。因此作为结果,什么应该作为管理活动的主要关注点这一问题经常不能得到清楚的解释。
  什么应该作为管理者经营公司的目标这一问题一直以来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焦点。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种不同观点。然而,管理者们应该真正关心的是企业的价值创造。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创造价值,那么极有可能这家公司经营活动的所有参与因素都将得到改善。
  在学者们提出的所有指标和模型当中,一个由两个麦肯锡季刊作者提出的模型似乎是最好的。基本上,当投资回报率(ROIC)高于其资本加权平均成本(WACC)和增长率之间的差异时,公司就将产生价值。否则,他们将摧毁价值。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在2005-2011年期间,在何种程度上股票价值变动的百分比已经被具体的价值创造所解释。本文将对四个不同的金融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米兰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的金融市场中的股票价格走势和麦肯锡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被抽样的企业将来自于四个不同的金融市场,这将突出显示国家这一因素是否会影响价格走势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此外,不同模型解释短期和长期变动的效率也将被着重分析。
  本分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第一章中详细讨论了关于什么应当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看法,并着重说明了价值创造作为公司最终目标的重要性
  第二章总结并归纳了近年来关于价值创造的文献及所提出的不同矩阵和框架
  第三章详细讨论了有效财务市场的观点,并就关于市场有效性的不同主流意见当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讨论,与此同时,本文也对市场有效性的观点的主要局限性进行了详细说明。
  在第四章中,本文将2005至2011年四种不同的金融市场,即纽约证券交易所,米兰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的金融市场当中的麦肯锡价值创造指数与股票价格走向进行了联系
  最后,在第五章中详细讨论了本分分析的主要结论,并着重说明了对不同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同时间的关注度(短期与长期),考虑的时期(2008之前与之后)以及该模型的有效性。
  在本文实证分析的最后,本文将对前几章节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做出一一解答。特别地,本文将对市场有效性,公司经营管理的目标,以及公司价值创造活动与金融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走势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一得出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