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票据行为伪造相关法律问题的比较研究
【6h】

票据行为伪造相关法律问题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票据行为伪造相关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票据行为伪造的概念

一、立法意义上的伪造

二、学理意义上的伪造

第二节 票据行为伪造与相关概念之比较

一、票据法上的伪造与刑法上的伪造

二、伪造与无权代理

三、伪造与票据代行

四、伪造与印章盗用

五、伪造与变造

第三节 票据行为伪造的构成

一、结果必须符合票据的形式要件

二、必须假冒他人名义在票据上签章

三、目的在于行使票据权利

第二章 票据行为伪造的法律效力

第一节 出票伪造对各当事人的法律效力

一、两大法系的简要介绍

二、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

三、英国票据法

四、美国统一商法典

五、比较分析

第二节 背书伪造对各当事人的法律效力

一、国外法律关于背书伪造的制度演变

二、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

三、美国统一商法典

四、英国票据法

五、比较分析

第三节 伪造人是否承担票据责任

一、类推适用说

二、伪造人行为说

第四节 两大票据法系关于票据行为伪造法律效力的比较

一、关于出票伪造的法律效力的比较

二、关于背书伪造的法律效力的比较

第三章 票据行为伪造的责任承担

第一节 出票行为伪造的责任承担

一、伪造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

二、伪造责任承担的例外原则

第二节 背书行为伪造的责任承担

一、日内瓦票据体系关于背书伪造责任的承担

二、英美法系关于背书伪造责任的承担

三、背书伪造责任承担的例外

四、两大法系关于背书伪造责任承担之比较分析

第四章 我国票据伪造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第一节 对付款人责任承担的规定不完善

第二节 在法律适用上存的冲突

第三节 完善我国票据伪造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关于出票伪造制度

二、关于背书伪造制度

三、借鉴比较过失责任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票据伪造的法律后果与风险负担问题是票据法领域一个很有特色的问题,既与票据法的基本理论密切相关,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此问题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规定。我国这方面的制度也很不完善,因此有研究的必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概括如下:
  第一章票据伪造的概述。从票据伪造的概念与构成要件入手,对票据伪造进行了界定。同时,对与票据伪造相关的票据行为无权代理、票据代行、印章盗用、票据变造等概念作了区分,以更准确的理解和适用票据伪造制度,为下文的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票据伪造的法律效力。本章对日内瓦票据体系与英美票据体系关于票据伪造法律效力的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得出,在出票伪造中,两大法系的规定基本一致,而在背书伪造中则存在严重分歧,日内瓦票据体系认为伪造的背书不影响背书的连续性,英美票据体系则认为伪造的背书影响背书连续,因伪造的签名无效,等于空白,背书链条因此中断。
  第三章票据伪造的风险责任承担。分别介绍了两大法系出票伪造和背书伪造的风险责任承担、Kildor-Hicks理论及风险承担中的一些例外原则。与法律效力相对应,两大法系对于出票伪造风险责任的规定基本一致,均要求由付款人承担风险,而在背书伪造中,基于两大法系所侧重保护对象的不同,日内瓦票据体系将风险责任归给被伪造人,而英美票据体系则将风险责任归给伪造人的直接后手。
  第四章我国票据伪造的法律规定与完善。我国现行法对票据伪造的法律效力及风险责任并未给予明确规定,只能通过相关法条及票据理论进行推导。其中存在着许多盲点,特别是付款人承担错误付款风险责任的规定过于硬化及背书伪造后的持票人法律地位存在两难。
  鉴于此,笔者从保护交易安全、促进票据流通的目的出发,在借鉴两大票据法系先进的立法经验基础上,对我国票据伪造法律制度提出了完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