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构建“两型”社会的启示
【6h】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构建“两型”社会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生态环境危机

(二)生态运动的发展和绿党的壮大

(三)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论述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启蒙理性的批判

(三)生态学理论和系统论的发展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阶段——“红色绿化”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红绿交融”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成熟阶段——“绿色红化”

第三章 生态社会主义基本思想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主体、道路和指导思想

(一)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主体

(二)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构想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构想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构想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构想

(四)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构想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不合理性

第四章 “两型”社会与生态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两型”社会的提出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三)“两型”社会的提出

第二节 “两型”社会的内涵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节 “两型”社会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

(一)生态社会主义与“两型”社会在产生背景上的内在一致性

(二)生态社会主义与“两型”社会在构建路径上的内在一致性

(三)生态社会主义与“两型”社会在价值追求上的内在一致性

第五章 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两型”社会的启示

第一节 对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第二节 对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四)发展生态技术

第三节 对政治建设的启示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绿色政府

(二)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第四节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和培养生态伦理价值观

(二)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促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

第五节 对国际交往的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二战结束之后的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在这一背景下,西方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掀起了一股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运动浪潮,并且这股浪潮很快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诞生了崭新的生态社会主义,掀开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篇章。
  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借鉴,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的根源,并且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批判。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生态社会主义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主张和理论以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以走上绿色、生态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紧缺及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面对这一状况,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与“两型”社会在产生背景、构建路径和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内在的一致性,其许多颇具智慧与创新的理论和思想,对我国构建“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