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体光遗传学-电生理相结合研究一侧半球控制双侧上肢运动的脑功能重塑机制
【6h】

在体光遗传学-电生理相结合研究一侧半球控制双侧上肢运动的脑功能重塑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语注释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Thy1-ChR2-EYFP转基因小鼠脑外伤及健侧颈七移位模型建立、术后不同时间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量化评估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在体光遗传学-电生理相结合动态检测健侧颈七移位术后不同时间点一侧半球控制双侧上肢运动的脑功能重塑电生理参数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伴随着健侧颈七移位术后不同时间点肢体功能改善的逆行跨多突触神经示踪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小结

全文小结

综述 光遗传学通道ChR2在系统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

附录1 在学期间(2010.9-2014.4)已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获授权的专利

附录2 在学期间(2010.9-2014.钔申请并获得的科研资助项目及荣誉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后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之一,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均有限。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周围神经通路增强同侧神经纤维对肢体的支配可以实现偏瘫患者的健存大脑半球同时司管双侧上肢。但具体涉及到的神经通路以及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动态中枢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使用Thy1-ChR2-EYFP转基因小鼠建立脑外伤和健侧颈七神经根移位至患侧颈七神经根的模型,通过光遗传学-电生理相结合的技术、行为学以及逆行跨多突触的神经示踪技术,研究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中枢机制。该技术具有皮层定位及刺激精确可控、可重复性佳以及高效无创的不可替代优势,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揭示一侧皮层司管双侧上肢的动态重塑规律,为后续积极干预脑重塑,促进卒中、脑瘫、脑外伤后遗症的上肢功能恢复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我们建立了小鼠左侧控制性皮层撞击脑外伤(CCI)及健侧颈七-患侧颈七神经根切断及移位模型,术后通过滚轴实验和阶梯步行实验检测上肢运动功能的损伤及恢复情况,在体光遗传学-电生理技术相结合用于绘制正常小鼠初级运动皮层M1、前肢各肌肉代表区图谱以及动态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健侧皮层刺激后双侧上肢各靶肌肉代表区位置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参数的变化。采用伪狂犬病毒PRV-Bartha株dsred自患肢颈七神经根注射,连续冰冻切片及免疫组化观察其在健侧皮层的神经元标记情况。
  结果:左侧CCI后,小鼠对侧肢体在滚轴实验和阶梯步行实验的评分均出现显著的降低,对照组(CCI+双侧颈七切断组以及单纯CCI组)的评分在CCI后1月内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之后直至术后10个月对照组的患肢行为学评分未进一步恢复,而实验组(CCI+健侧颈七-患侧颈七移位组)的患肢在术后5月时滚轴实验的姿态、头部姿势以及前屈项目行为学评分开始好于对照组,至术后6个月时更为显著且一直持续至术后10月。术后7月时患肢在滚轴实验的提携项目评分以及阶梯步行实验评分开始好于对照组,至术后8个月时更为显著且一直持续至术后10月。而健侧肢体功能仅在术后1月内评分下降,术后1月恢复至术前并维持至术后10月。我们通过光遗传学方法绘制了转基因小鼠M1图谱,并发现前肢代表区由位于偏前方较小面积的代表区RFA(6±1个刺激位点,主要诱发出腕及趾活动)以及偏后方较大面积的代表区CFA(44±4个刺激位点,主要诱发出肩肘及部分腕活动)构成。术后4月以内,右(健)侧皮层刺激仅能记录到左(健)侧肢体靶肌肉的MEP;术后5月时,右(健)侧皮层刺激可以同时记录到双侧肱三头肌的MEP,且术后右(患)侧肱三头肌代表区逐渐缩小并向左(健)侧肱三头肌代表区汇聚;术后7月时,右(健)侧皮层刺激可以同时记录到双侧前臂伸肌群的MEP,且术后右(患)侧前臂伸肌群代表区呈现出逐渐缩小并向左(健)侧前臂伸肌群代表区汇聚的趋势,而右(健)侧皮层内刺激始终无法诱发出右(患)侧肱二头肌的MEP。右(健)侧皮层刺激诱发出左(健)侧肢体靶肌肉的代表区及波幅未见明显变化。单纯CCI组小鼠及CCI+双侧颈七神经根切断的小鼠的右(健)侧皮层在各时间点均未发现被标记的神经元,而CCI+健侧颈七移位的小鼠在术后5月,健侧皮层中已能找到少量被标记的神经元,术后7月直至10月健侧皮层中被标记的神经元密度进一步增高。
  结论:对于重度CCI小鼠,健侧颈七神经根移位术可以促进患肢粗大(伸肘)及部分精细(伸腕指及协调)功能的恢复,前者恢复更为显著。术后健侧皮层参与了对双侧上肢运动的支配,患肢代表区在术后早期覆盖了健肢代表区,且前者呈现出向后者逐渐缩小汇聚、精确有序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