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6h】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分析方法

1.4 数据来源

2.MT指数及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的测算

2.1 MT指数及其分解

2.2 利用MT指数对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测算

2.3 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制对总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测算

3.政策建议

3.1 完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税率结构

3.2 加强对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

3.3 设计个人所得税的模式时应考虑的灰色收入问题

3.4 向综合所得税制与分类所得税制相结合的模式靠拢

4.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意在考察根据2011年9月起实施的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经营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经营所得以及个人总收入的再分配效应。本文首先使用MT指数,即比较经营所得税前收入和税后收入基尼系数的方法,整体评价对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生产经营所得的再分配效应,发现新的个人所得税规则弱化了经营所得再分配效应。接下来,本文又对MT指数进行分解,发现新税制下对经营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没有违背横向公平原则,但是使纵向公平效应减弱了。通过将纵向公平效应分解为平均税率与累进性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将累进性的影响分解成与费用扣除和税率结构的函数关系,得出,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将经营所得免征额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大大增强了对经营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但是税率结构的调整降低了对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新个人所得税制下对生产经营所得征税的累进性有所增强,但是同时由于生产经营所得平均税率的大幅降低,该项课税的纵向公平效应自然减弱了,从而使得总体的再分配效应减弱。因此我们发现,对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而言,平均税率对于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是主要的,累进性则是次要的。接下来,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分类征收的特点,本文将纳税人的总收入分为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计算总收入的MT指数并进一步分解,得到MT指数与生产经营所得的免征额、税率结构等税制因素对MT指数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个人所得税制下对生产经营所得的课税使得税前税后总收入的排序发生了变化,违背了横向公平原则。第二,生产经营所得免征额从每月2000元增加到每月3500元加强了个人所得税制整体的累进性,但税率结构的变化使得整体的累进性有所减弱,总体上,新的个人所得税对生产经营所得部分免征额与税率结构的设计不利于整体税制的累进性。随后,本文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生产经营所得的免征额与税率结构应当重新设计。第二,应当加大对生产经营所得税收征管的力度。第三,在确定税率结构及免征额时,应当重视灰色收入的影响。第四,未来个税改革应逐步向综合所得税制与分类所得税制相结合的模式靠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