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6h】

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及预后的相关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预后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三阴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SFRP1表达意义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己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题录

致谢

主要缩略词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其预后的相关研究
  目的:(1)总结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三阴性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临床病理参数的差异。(2)总结三阴性乳腺癌中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invasive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ICONST)的常见组织形态学特征;(3)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以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之间的预后差异。
  方法:(1)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7年间,行手术治疗并且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84例,包括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150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12例;梭形细胞癌(spindlecell carcinoma,SpCC)14例;分泌基质的癌(matrix producing carcinoma,MPC)8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总结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差异。(2)收集所有病例的HE染色切片,总结150例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的典型组织形态学特征。(3)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参数,比较三阴性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预后差异。
  结果:(1)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发病年龄26-87岁,各组织学类型三阴性乳腺癌绝经患者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7)。肿瘤最大径1.0-11.0cm,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平均最大径分别为2.6cm、3.2cm、5.1cm以及4.5cm。梭形细胞癌平均最大径显著大于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及鳞状细胞癌。38.6%的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包括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65例,鳞状细胞癌2例、梭形细胞癌3例以及分泌基质的癌3例,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及分泌基质的癌腋窝淋巴结阳性率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2)三阴性乳腺癌中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的形态学特征:119例肿瘤以推挤性生长方式为主(119/150,79.3%),但是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116例肿瘤组织结构为弥漫实性片状(116/150,77.3%)。肿瘤细胞核多呈空泡状(110/150,73.3%),核仁明显(101/150,67.3%)。71例核分裂计数3级(71/150,47.3%)。96例出现坏死,包括中央性坏死36例(36/150,24.0%)及大片地图样坏死60例(60/150,40.0%),113例可见肿瘤间质伴淋巴细胞浸润(113/150,75.3%)。(3)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分析:18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16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17例失访。16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7-139.8月,平均随访时间73.0月,中位随访时间26.2月。①18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37例患者疾病进展(20.1%,37/184),包括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30例、鳞状细胞癌1例、梭形细胞癌4例及分泌基质的癌2例。23例(12.5%,23/184)患者死亡,其中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分别为17例、1例、3例、2例。②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分别为87.3%、90%、61.9%及70%,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79.9%、90%、56.2%及75.0%。③三阴性乳腺癌生存分析:绝经、肿瘤直径大于5cm、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核分裂计数3级、临床分期晚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显著低于未绝经、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cm、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临床分期早中期的患者(P<0.05)。绝经、肿瘤直径大于5cm、临床分期Ⅲ期级核分裂计数3级为三阴性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论:(1)三阴性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间临床病理参数具有显著差异。梭形细胞癌中绝经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肿瘤直径显著小于其他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腋窝淋巴结阳性率较低。(2)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一组较为容易识别的形态学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为三阴性乳腺癌提供诊断线索。(3)三阴性乳腺癌中绝经、肿瘤直径大、核分裂计数3级、腋窝淋巴结转移、高临床分期提示预后差,并且绝经、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
  第二部分、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差异及预后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三阴性乳腺癌中上皮型钙依赖性粘附蛋白(E-cadherin)、Slug基因、Twist基因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及其之间的表达相关性。
  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7年间,行手术治疗并且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乳腺癌患者334例。包括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300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150例,腔面A型、腔面B型及HER2过表达型各50例;化生性癌34例(同第一部分)。运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E-cadherin、Slug、Twist及Vimentin的表达。
  结果:(1)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Slug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大于5cm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2)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差异:Slug和Vimentin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06; P<0.0001),并且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分子亚型。(3)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蛋白表达差异。①E-cadherin:179例三阴性乳腺癌中,123例(123/179,68.7%)E-cadherin表达阳性。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8.6%(114/145)、66.7%(8/2)、7.1%(1/14)、0%(0/8)。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和鳞状细胞癌E-cadheri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梭形细胞癌和分泌基质的癌(P值<0.0001)。②51例(51/179,28.5%)Slug表达阳性,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9.4%(28/145)、33.3%(4/12)、78.6%(11/14)、100.0%(8/8)。分泌基质的癌和梭形细胞癌病例中Slug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和鳞状细胞癌(P<0.05)。③83例(83/179,46.4%)Twist表达阳性,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0.7%(59/145)、25.0%(3/12)、92.9%(13/14)、100.0%(8/8)。Twist在分泌基质的癌和梭形细胞癌病例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及鳞状细胞癌(P值<0.05)。④67例(67/179,37.4%)Vimentin表达阳性,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0.3%(44/145)、8.3%(1/12)、100.0%(14/14)、100.0%(8/8)。Vimentin在分泌基质的癌和梭形细胞癌病例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及鳞状细胞癌(P值<0.0001)。(2)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之间蛋白表达的相关性:Slug、 Twist与E-cadherin蛋白表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34;与Vimentin蛋白表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和0.23。
  结论:(1) Slug和Vimenti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阳性率高于腔面A型、腔面B型及HER2过表达型。(2)三阴性乳腺癌中,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和鳞状细胞癌中E-cadherin的表达较低,而上皮间质转化核转录因子(Slug、 Twist)及Vimentin在梭形细胞癌和分泌基质的癌中表达较高,提示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在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中更为常见。(3)三阴性乳腺癌中Slug可能上调Vimentin的表达而下调E-cadherin的表达,Twist下调E-cadherin的表达。
  第三部分、三阴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SFRP1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1)研究SFRP1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mRNA表达差异。(2)探讨SFRP1蛋白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三阴性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3)分析SFR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4)探索SFRP1与上皮间质转化的潜在关系。
  方法:(1)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7年间,行手术治疗并且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三阴性乳腺癌184例(同第一部分)。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检测SFRP1的蛋白表达。(2)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2009年间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的新鲜标本分别160例、20例。160例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均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其中腔面A型、腔面B型、三阴性型及HER2过表达型各4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SFRP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mRNA的表达差异。
  结果:(1) SFRP1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mRNA表达差异:SFRP1 mRNA相对表达量在乳腺癌中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1),SFRP1蛋白在乳腺癌中染色强度显著弱于癌旁乳腺组织。(2) SFRP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蛋白表达差异:179例三阴性乳腺癌中,67例(67/179,37.4%)SFRP1表达阳性。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1.4%(60/145)、41.6%(5/2)、0.0%(0/14)、25.0%(2/8)。SFRP1在三阴性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存在差异(P=0.02)。梭形细胞癌SFRP1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和分泌基质的癌,P值分别为0.002、0.01、0.035。(3) SFRP1表达在乳腺癌中的预后意义:在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SFRP1 mRNA高表达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SFRP1 mRNA低表达组(P值<0.05)。乳腺癌患者中发病年龄小于50岁、肿瘤直径较大(>5cm)、中高分化、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和临床分期较高(Ⅱ期,Ⅲ期)的患者中,SFRP1 mRNA高表达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SFRP1 mRNA低表达组(P值<0.05)。SFRP1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值>0.05)。(4) SFRP1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相关性:三阴性乳腺癌中,SFRP1与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正相关,与Vimentin、Slug蛋白表达负相关,且该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 SFRP1为一种抑癌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高于乳腺癌。(2) SFRP1为三阴性乳腺癌特异的预后因子,其在梭形细胞癌中表达较低,在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鳞状细胞癌及分泌基质的癌中表达较高。(3) SFRP1可能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但是SFRP1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发生的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