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的绩效变化研究
【6h】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的绩效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1.3 研究数据与方法

1.4 研究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银行效率理论

2.1.2 产权理论

2.1.3 银行业跨国投资的动因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

2.2.2 关于是否威胁金融安全

2.2.3 关于国有资产是否被“贱卖”

2.2.4 引入外资股权是否使中资银行效率提高

2.2.5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国际经验

第三章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动因、历程与结构

3.1 中资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的动因

3.1.1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动因

3.1.2 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的动因

3.2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历程

3.2.1 初始阶段:1994年到2001年初

3.2.2 尝试阶段:2001年末到2003年初

3.2.3 展开阶段:2003年末到2007年初

3.2.4 调整阶段:2007年末至今

3.3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结构分布

3.3.1 资金规模

3.3.2 合作方式

3.3.3 主体分布

3.3.4 外资来源

3.4 小结

第四章 中资银行引进外资参股后的绩效变化分析

4.1 数据和指标选取

4.2 绩效变化

4.2.1 资本充足率

4.2.2 资产质量

4.2.3 管理水平

4.2.4 盈利水平

4.2.5 流动性

4.3 小结

第五章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案例研究

5.1 案例选择

5.2 国有商业银行案例:交通银行

5.3 股份制商业银行案例:兴业银行

5.4 城市商业银行案例:宁波银行

第六章 结论、启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启示

6.3 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银行效率理论、产权理论与银行业跨国投资动因理论,介绍了学界对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讨论。接着,对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动因进行分析,发现对中资银行,引资有助于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形象,提高资本充足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增强竞争力;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可以共享东道国银行的客户资源与本土经验,以最低成本打开市场,而且可获得较高经济收益。在此基础上,简要梳理了中资银行引资的四阶段历程,期间,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方式和对象多元化。在第三章中,本文选择了14家财务数据完整的引入外资股权的中资银行,将其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组,基于各银行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使用的评价体系为骆驼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考察中资银行被参股后在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流动性等方面的成效,结果表明:引入外资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提高幅度,总体优于非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后者,境外战略投资者使其在管理水平上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进一步,本文从上述三组中,选取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宁波银行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中资银行引资实例,分析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的实际影响,即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够优化中资银行股权构成,协助中资银行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和培养专业人才。
  我国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2008年以来的“减持事件”。因此我国银行业应审慎考察引资机构,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合作对象。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应结合自身业务和资源特点,有选择的消化合作伙伴积累的国际领先经营经验,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目的。政府应逐步完善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监管制度,对市场进入和退出做出严格限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