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市化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对“中国城市化模式”的辨识
【6h】

中国城市化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对“中国城市化模式”的辨识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关于“中国城市化模式’’的争辩

2.1 对“中国城市化模式”是否存在的不同认识

2.1.1 “肯定派”及其主要观点

2.1.2 “否认派”及其主要观点

2.1.3 “谨慎派”及其主要观点

2.2 判断“中国城市化模式”是否存在的主要依据

2.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化模式”的理论解读

3.1 “模式”概念的定义及其是否存在的判定标准

3.1.1 “模式’’的定义

3.1.2 判定“模式”是否存在的标准

3.2 “城市化模式”理论认识体系

3.2.1 “城市化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

3.2.2 “城市化模式”的判定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的历史起点

4.1 国际环境及其影响

4.1.1 全球化

4.1.2 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4.2 国内环境及其影响

4.2.1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4.2.2 国内环境对城市化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化的实际轨迹

5.1 城市化水平

5.1.1 国际通用标准下的城市化率

5.1.2 “中国特色”标准下的城市化率

5.2 城市化速度

5.2.1 以城镇常住人口衡量的城市化速度快

5.2.2 以城镇户籍人口衡量的城市化速度慢

5.3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5.3.1 现有研究的不同观点

5.3.2 不同衡量标准下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的关系

5.4 城市规模分布与城市化区域差异

5.4.1 城市规模分布

5.4.2 城市化的区域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化的推动机理

6.1 有关城市化推动机理的经验性观察

6.2 城市化推动机理的理论认知

6.2.1 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制度安排

6.2.2 政府、市场在不同制度安排中的相对作用大小

6.3 对城市化推动力的定量分析

6.3.1 对不同制度安排城市化效应的估算

6.3.2 不同制度安排的城市化效应强度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化的本质特征

7.1 城市化的目标

7.1.1 政府对城市化的定位

7.1.2 城市化的实际功能

7.1.3 作为政府经济发展手段的城市化

7.2 城市化的资源配置

7.2.1 政府作用下城乡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7.2.2 城乡资源流动不畅

7.2.3 城乡割裂的城市化

7.3 城市化成果分享

7.3.1 极速扩张的城市空间

7.3.2 相对滞后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7.3.3 以城市户籍为准绳的“市民权”分配

7.3.4 以“物”为主的虚高的城市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不同类型经济体的城市化模式

8.1 市场经济城市化模式

8.1.1 历史起点

8.1.2 城市化的实际轨迹

8.1.3 城市化的推动机理

8.1.4 城市化的本质特征

8.2 计划经济城市化模式

8.2.1 历史起点

8.2.2 城市化的实际轨迹

8.2.3 城市化的推动机理

8.2.4 城市化的本质特征

8.3 转型经济城市化模式

8.3.1 历史起点

8.3.2 城市化的实际轨迹

8.3.3 城市化的推动机理

8.3.4 城市化的本质特征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国际视野下中国城市化特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9.1 中国城市化特征的国际比较

9.1.1 城市化实际轨迹的国际比较

9.1.2 推动机理的国际比较

9.1.3 本质特征的国际比较

9.2 中国城市化特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9.2.1 中国城市化的一般性

9.2.2 中国城市化的特殊性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0.1.1 主要研究发现

10.1.2 对“中国城市化模式”是否存在的辨识

10.2 本研究的政策启示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城市化作为中国转型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引发了大量与之相关的研究。其中,“中国城市化模式”一词虽然广泛见诸于国内外有关中国研究的文献,但中国的城市化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鲜明特色和特点,是否从本质上有别于世界上现有的城市化模式,学术界并未达成有说服力的共识。其根本原因在于,已有研究中既缺乏作为研讨之本的“城市化模式”的理论定义,也缺乏将中国城市化特征置于国际主流城市化模式视野中进行比较。本研究对“中国城市化模式”的解读,既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践经验,也把中国的现实置于国际比较中,以此审视中国城市化特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对“中国城市化模式”是否存在这一命题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答。
  本研究首先从“模式”这一基本概念入手,构建出“城市化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判断“模式”是否存在的判定框架。提出“城市化模式”作为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类别,是由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城市化特征所构成的较为稳定的特定类型,反映出在特定政治经济生态下城市化的实际轨迹、推动机理和本质特征的独特性。而判断“城市化模式”是否存在的重要标准则是上述城市化特征的独特性、稳定性和影响力,其中,独特性凸显出模式的本质,稳定性反应了模式的成熟程度,影响力则体现了模式的价值和认受性。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分别从城市化的实际轨迹、推动机理和本质特征三个方面对中国转型时期的城市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概念中包含较多的政治和权益含义,导致了衡量城市化实际轨迹的双重标准。若以国际通用的度量标准,即以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则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稳定;若以“中国特色”度量标准,即以城镇户籍人口计算,则城市化水平较低,增长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对已有数据分析后发现,中国城市规模呈不均衡分布,资源和发展向数个大城市集中,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城市化的推动机理表现为在政府在城市化相关制度安排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呈现出大半计划、小半市场的双轨制,即城市化总体上受政府主导,虽然在某些具体领域引入了市场力量,但政府的决定性作用难以被颠覆。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则具体体现为,城市化目的由政府导演,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呈现出“城乡割裂”以及由城市化成果分享反映出城市化水平“虚高”和“物化”等本质特征。
  通过将中国城市化的上述特征置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转型经济三种不同类型经济体的城市化模式相同特征进行对比后发现,与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和转型经济模式三种国际主流城市化模式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在实际轨迹、推动机理和本质特征三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与上述三种城市化模式相似的一般性,而这种一般性都根源于决定城市化根本性质的推动机理。而中国城市化特征的“特殊”性,实际上只是由多重一般性叠加所致的混合特征。
  总体研究发现,比对国际主流城市化模式的特征,中国的城市化特征并不具有自成一派的独特性。许多看似“独特”的特征其实只是提法不同,与国际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并且,依旧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政府和市场在相关制度安排中的相对作用仍处于不断调整中,当前城市化所呈现出的特征难以长期存在。
  因此,本研究认为,尽管中国转型时期的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中国自身的发展和推进世界城市化进程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表现出看似“独特”的特征,但这些“独特”特征与国际主流模式相比,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且这些特征由于受转型时期制度变革的影响,尚不具有稳定性。因此,中国的城市化难言自成一派的独特模式。

著录项

  • 作者

    陶力;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城市化特征; 判定标准; 国际比较; 转型时期;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2:3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