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件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
【6h】

软件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需求与需求工程

1.2.2 需求工程的基本内容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软件工程及MIS

2.1 软件工程理论

2.1.1 软件工程的定义

2.1.2 软件工程的内容

2.2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2.2.1 瀑布模型

2.2.2 原型模型

2.2.3 统一过程模型

2.3 MIS的理论基础

2.2.1 MIS的定义

2.2.2 MIS的需求

2.2.3 MIS的特殊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需求工程理论

3.1 需求工程理论基础

3.1.1 需求工程的阶段

3.1.2 需求规格的定义

3.2 需求的度量指标

3.3 需求阶段的时期划分

3.4 需求过程

3.4.1 什么是过程

3.4.2 需求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需求分析模型

4.1 需求分析模型来源

4.2 需求分析模型

4.2.1 质量保证层

4.2.2 过程层

4.2.3 方法层

4.3 需求定义模型

4.3.1 需求定义规格

4.3.2 需求定义模型

4.4 需求定义范式

4.5 系统需求导出过程

4.5.1 系统需求分析初探

4.5.2 系统需求定义范式

4.5.3 系统需求相关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用举例

5.1 案例背景介绍

5.2 需求分析阶段

5.2.1 需求获取

5.2.2 需求分析

5.2.3 需求定义

5.3 系统需求导出

5.3.1 系统需求分析

5.3.2 系统需求定义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软件工程伴随软件危机而诞生,软件工程的子领域需求工程的出现,则体现了其在软件质量保证中的重要意义。相关业界报告与分析对信息系统行业中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与用户预期不符合等现象和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是应用于企业运营、管理及决策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拥有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和相当难度的技术要求,主要基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数据,这些都使得MIS的需求无法被高质量地获取、分析和实现。 本文借鉴目前需求工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概念方面的成果,结合软件工程的层次结构,建立了需求分析模型,该模型分别从质量保证层、过程层、方法层来实现需求分析过程。在质量保证层中明确度量指标以及度量方法,为需求分析过程提供质量参照;过程层以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任务分解结构)的结构化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任务需求分析矩阵”模型;方法层的“四要素分析法”,则从涉众、结构、任务、度量几个关键角度来阐述需求的描述,以场景(Scenario)分析的形式进行用户需求中任务需求及性能需求的分解。在需求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需求定义模型,将每一用户需求中的相关任务、性能需求及其相互关系以需求子过程的形式进行细化,以主语(任务需求)及状语(性能需求)的规范方式给出用户需求的完整定义形式。在系统需求建模中,根据系统需求以过程(Process)来表示的特点,通过IPO(Input—Process—Output,输入—过程—输出)的方式,将用户需求——对应到系统需求,形成具体的系统需求。以主体成分(过程)及辅助成分(输入,输出)的规范方式来定义系统需求,便于分析设计工作的展开。 最后,通过一个信息系统开发的实际应用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模型和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