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废旧织物应用于污水处理填料的可行性研究
【6h】

废旧织物应用于污水处理填料的可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纺织废品的处理现状

1.2.1 纺织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2.2 纺织废物的回收方法

1.2.3 废弃纺织物的回用途径

1.3 填料的发展历程

1.3.1 填料概述

1.3.2 生物膜填料的发展历程

1.3.2 生物膜填料的选择原则

1.3.3 生物膜填料的特点

1.4 生物膜填料的分类

1.4.1 固定式填料

1.4.2 悬挂式填料

1.4.3 分散式填料

1.4.4 各种填料的性能对比

1.4.5 填料的发展趋势

1.5 固体废弃物回用于填料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2.1 所选填料性能的试验

2.1.1 试验样品

2.1.2 主要试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2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及使用仪器

2.3 微生物与填料结合力的检测试验

2.3.1 16S r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2.3.2 主要仪器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填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3.1 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2 材料耐腐蚀性能实验

3.2.1 不同pH值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2.2 材料耐强酸强碱红外测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填料挂膜性能实验

4.1 废旧织物附着微生物的实验

4.2 材料特性对挂膜量的影晌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结果分析

4.3 环境因素对挂膜量的影响

4.3.1 正交实验的设计

4.3.2 正交结果分析

4.4 填料使用寿命的测试

4.4.1 装置启动

4.4.2 填料拉伸强力变化

4.4.3 填料伸长率变化

4.5 扫描电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与填料结合力的检测

5.1 菌种提取

5.1.1 菌种分离原则

5.1.2 菌种来源

5.1.3 培养基

5.1.4 细菌分离纯化

5.1.5 微生物形态观察

5.2 菌种鉴定

5.2.1 16S rDNA 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5.2.2 16S rDNA全序列分析结果

5.3 微生物与填料结合力的探讨

5.3.1 微生物发酵液的成分测定

5.3.2 微生物与填料结合力的检测

5.3.3 絮凝剂与棉布之间结合键的检测

5.3.4 发酵液分布活性的测定

5.4 微生物对填料的分解能力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应用

6.1 水力因素对织物填料处理率的影响

6.1.1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1.2 溶解氧(DO)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1.3 MLSS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城市杂用水回用标准

6.3 废旧织物制成的填料与市售软性填料处理效率比较

6.4 经济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产生量大、处理困难的废旧织物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的可行性;选择来源广泛的棉布、麻布、绒布和棉布与涤纶的混纺布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实验得出废旧织物的耐温能力,材料的最适宜温度范围:10~35℃;废旧织物经过酸碱溶液处理后,拉伸强力急剧下降,采用傅里叶红外测试仪测试化学处理前后材料的分子结构变化。
   材料的克重、透气量、厚度、粗糙度与材料的挂膜量呈正相关性,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材料附着微生物的最佳水力条件为:温度为30℃、pH值为7~8、曝气量为3L/min;对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行了中试装置应用研究,通过检测材料的拉伸强力和伸长率变化,确定各种材料的使用寿命分别为:棉布为6个月,麻布、混纺布9个月,绒布使用时间最长。对使用9个月之后的材料形貌进行分析,棉布、麻布、混纺布表面均严重损坏、剥裂,绒布仅在端面处有轻微破损。
   从污泥中提取一株菌,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HQ455787。经鉴定为Acinetobactersp.X16。对发酵液成分进行红外扫描和紫外扫描分析,确定其含有大量的氨基酸。选定棉布为试验对象,得出微生物与材料间的结合键为氢键,主要是“吸附架桥作用”;棉布和麻布易被微生物分解,涤纶织物作为填料时不易被微生物分解。
   将回收的废旧织物制成填料并用于污水处理的中试装置,确定最佳水力条件为:HRT为20h、污泥浓度保持在5500-7500mg/L、DO浓度范围为2-4mg/L;与现有软性填料出水效果进行对比,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均达到回用水标准;对废旧织物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进行经济性分析,1.3m×1.3m×2.0m的中试装置,采用废旧织物作为填料,每3年可节省52.4元。
   本课题已申请专利并获得批准,专利号:ZL200920211269.9,授权公告日期:2010年07月21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