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6h】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为了增加纺织品的附加值,近年来开发功能性纺织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将功能性整理剂通过缓释微胶囊包覆可以实现织物的多种长效功能整理如驱虫、芳香、抗菌、润肤等以及将具有医学作用的抗生素、荷尔蒙等应用在纺织品上从而成为具有医疗效果的服装材料。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是将易挥发的活性物质包裹在微型容器内从而使活性物质以缓慢的速度释放。通过印花、浸轧、浸染、涂层等方式,借助于粘合剂可以将微胶囊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从而提高功能织物的耐久性。
   现代研究表明茉莉花香对失眠、焦虑、烦躁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传统药物虽然效果明显,却容易使服用者上瘾且会引起抑郁、眩晕、低血压、协调能力受损等副作用,茉莉香气能缓解焦虑、促进睡眠,比传统药物更适合于医疗保健,但其易挥发的特性既使之味道过于浓郁也使得功效难以持久。
   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蜜胺树脂为壁材,茉莉香精为芯材,对双层造壁缓释性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借助热焙烘技术及紫外光固化技术将其应用在织物上,研究制备出具有较好耐久性的茉莉芳香织物。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茉莉香精微胶囊的制备,详细分析了芯壁比、预聚体滴加速度对微胶囊外观形貌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降低香精微胶囊游离甲醛的方法,确定了适用于织物芳香整理的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工艺;(2)使用水性聚氨酯粘合剂和聚丙烯酸粘合剂将香精微胶囊整理到织物上,研究了粘合剂的种类以及焙烘条件对芳香织物耐水洗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工艺并研究了芳香织物的耐摩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3)使用水基紫外光固化粘合剂将香精微胶囊应用在织物上,研究了整理方式、光引发剂的种类、光源的种类、光固化的时间对芳香织物耐水洗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处理工艺并研究了芳香织物的自然留香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运用FTIR及ATR-FTIR表征茉莉香精微胶囊的包埋情况及紫外光固化粘合剂的固化情况;借助光学显微镜及热分析仪观察微胶囊的形态及分析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使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利用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表征织物的香味;通过SEM观察芳香织物的外观形态。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茉莉香精、蜜胺树脂、微胶囊的OM及FTIR图谱显示茉莉香精成功地被蜜胺树脂包埋。在一定的预聚体滴加速度下,降低芯壁比有利于提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但无助于改善微胶囊的形貌;通过降低预聚体的滴加速度,不仅提高了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也改善了其形貌。微胶囊制备结束后使用双氧水、尿素、过硫酸铵等都可以降低微胶囊的游离甲醛,但尿素更适合用作香精微胶囊的去游离甲醛处理。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芯壁比1:1,预聚体滴加速度0.6mL/min,反应结束后加入足量的尿素可除去游离甲醛。
   (2)采用热固化粘合剂通过浸轧-焙烘的方式将微胶囊应用在棉织物上,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析的结果表明聚氨酯粘合剂处理的芳香织物的耐水洗次数在5次左右,聚丙烯酸粘合剂处理的芳香织物耐水洗次数达到了15次,提高焙烘条件可以增加芳香织物的耐水洗次数。使用聚氨酯粘合剂进行芳香整理时的最佳焙烘条件为150℃下处理2min,使用聚丙烯酸类粘合剂时的最佳焙烘条件为160℃下处理2min,经过聚氨酯粘合剂或者聚丙烯酸粘合剂处理的芳香织物可以经受6,000次的摩擦。聚丙烯酸粘合剂处理的织物的断裂强力、硬挺度均高于聚氨酯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处理的织物的白度总体上稍高于聚丙烯酸粘合剂,两者的游离甲醛含量达到了内衣游离甲醛的释放标准。
   (3)采用紫外光固化粘合剂将香精微胶囊应用在棉织物上,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合适的整理方式,选用合适的光引发剂、紫外光源,使用一定量的光引发剂及一定的固化时间可以显著提高芳香织物的耐水洗性能。当使用涂层整理方式,采用20 g/kg的光引发剂Runtecure1265,在1000W的有极高压汞灯下固化4min时,芳香织物的耐水洗能力达到30次,整理后的芳香织物断裂强力增加了约3.7%,硬挺度增加了约40.7%,白度下降为42左右,织物的游离甲醛含量低于内衣游离甲醛的释放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