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建筑的智能导向标识系统概念设计研究
【6h】

公共建筑的智能导向标识系统概念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1.2.1 公共建筑内部标识系统现状

1.2.2 智能标识的发展现状

1.3.研究意义

1.3.1 公共建筑环境和建筑内部管理的迫切需求

1.3.2 创新的导向方式

1.3.3 使用户群体提高效率

1.3.4 为节能减排提供可能性

1.4 研究内容

1.5.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6 相关概念阐释

2.智能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公共建筑智能导向标识相关标准

2.2 公共建筑智能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2.1 规范性

2.2.2 美观性

2.2.3 人性化

2.2.4 个性化

2.2.5 技术性

2.3 公共建筑智能导向标识系统的通用性分析

2.3.1 什么是导向标识的通用设计

2.3.2 智能导向标识系统通用性的重要性

2.3.3 智能导向标识通用性的原则

2.4 公共建筑智能导向标识的分类

2.4.1 根据设置形式分类

2.4.2 根据表现形式分类

3.室内定位系统(IPS)智能导向标识

3.1 室内定位系统(IPS)相关背景

3.2 室内定位IPS的发展前景

3.3 室内定位IPS智能导向标识的前提

4.东华大学延安西路图书馆——智能导向标识方案设计

4.1 总体结构设计

4.1.1 定位与需求分析

4.1.2 技术路线

4.2 功能体验设计

4.2.1 功能架构设计

4.2.2 基本功能设计

4.2.3 辅助功能设计

4.3 视觉形式设计

4.3.1 形式美感构成

4.3.2 功能界面设计

4.3.3 色彩设计

4.3.4 符号设计

4.4 交互策略设计

4.4.1 结构交互策略

4.4.2 定位交互策略(室内地图部分)

4.4.3 行为交互策略

4.5 基于室内定位系统(IPS)智能导向APP设计的思考

5.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已获授权专利

附录 界面设计原型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静态导向标识缺乏信息的可变性和适应性,注定了其短暂的生命。由于现有的许多标识都是静态的,因此一旦标识信息发生变化,就不得不对旧标识进行重新设计、增加甚至是全部推翻,这项工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再投入成本也很高。随着室内外导航系统以及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普遍使用,为未来公共建筑智能化导向标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以及智力上的支持。同时,交互以及互联网、模式识别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也为智能导向标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现有信息识别技术、室内定位技术以及导向标识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为公共建筑内部智能导向标识的使用,提供智力支持和依据。通过图形、文字、色彩、声音、感应等,借助一定的方式输出,加强导向系统的人性化,提高导向标识信息发布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共建筑内部的管理系统,将大大提升公共建筑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实现高效监管,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得到所需信息,同时,使人获得美好的视觉、心理感受,能够更好更人性化地为使用人群服务。
  本论文建立在与上海标准化研究院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公共建筑内部智能导向标识设计要素模型研究,主要从用户需求、智能标识导向方式两个方面提出公共建筑智能导向标识设计模型,并完成了东华大学延安西路图书馆智能导向标识的成果设计。同时,又从识别技术以及室内定位出发,根据用户在公共建筑内的行为方式、习惯和用户需求提出了新的导向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