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入动态股权制的中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6h】

引入动态股权制的中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民办高校的相关概念界定

2.2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根源及其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有关动态股权制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回顾及其竞争态势分析

3.1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回顾

3.2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竞争态势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关键因素分析

4.1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4.2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指标研究

4.3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4.4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引入动态股权制是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5.1 动态股权制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的影响

5.2 引入动态股权制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5.3 引入动态股权制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5.4 基于动态股权制的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分析和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引入动态股权制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案例研究

6.1 动态股权制在山东英才学院的实践

6.2 引入动态股权制的山东英才学院竞争力比较评价

6.3 民办高校引入动态股权制的配套保障体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正逐步多元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具有独特的体制优越性。但由于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民办高校无论是在办学实力、经费保障,还是在知名度、影响力上,与公办高校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与国外私立院校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社会地位相比更是差距明显。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迅猛进步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在与世界接轨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能否把握历史机遇,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确定适宜自身发展的治理结构及办学模式,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本研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民办高校的内涵、属性和特征,回顾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因,总结了核心竞争力和动态股权制的理论根源和研究成果,利用五力模型和 SWOT模型对民办高校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运用德菲法(Delphi)和主成分分析法归纳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核心指标和关键因素,阐述了引入动态股权制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和适用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分析,系统研究了引入动态股权制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根源和作用机理,尝试给民办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模式和新思路。研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通过大量的样本调查和数据实证分析,验证了引入动态股权制是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民办高校是高校和企业的结合体,既具有高校以创造社会效益为己任的特征,也具有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实现盈利为目标的全部特征。“民办”、“民管”、“民有”是民办高校的本质特征,“公益属性”、“类企业属性”、“学术属性”和“行政属性”是民办高校的本质属性。民办高校具有事实上的营利性和高度的类企业属性。
  2.自上世纪80年代重新登上教育舞台,民办高校历经复苏和孕育、快速发展、规范发展三个阶段,主要有滚动式发展、注入式发展、国有高校改制运作、教育股份制和连锁经营五种模式。在民办高校的发展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涨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而民办高校发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
  3.利用五力模型和 SWOT模型分析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的竞争态势,研究认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调整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外部环境的改善,民办高校往往无法左右,只能进行呼吁和建言。外部环境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内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从战略高度提出发展对策才是更好的选择。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民办高校不断获取、整合和高效利用各项办学资源,对环境变化进行有效反馈的能力。运用德菲法(Delphi)在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中筛选出关键指标,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归纳出管理规范、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四个核心指标。民办高校具有高度的类企业属性,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体制机制理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其法人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与公办院校核心竞争力有本质上的区别。
  5.民办高校的民办体制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而其高校角色定位又决定着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需要把知识作为关键资源,这高度依赖于师资队伍建设,依赖于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股权制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分配激励机制,重点关注人力资本,能够不断完善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励和约束“关键人”的行为。民办高校高度依赖师资队伍的特点,与企业高度重视“关键人”的激励机制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因此动态股权制适用于民办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6.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实质性关系,把学校“关键人”理解为“代理人”,符合民办高校的实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证明引入动态股权制可以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摊,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并进一步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7.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同一区域的多所民办高校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验证;对成功实施动态股权激励和实施股权激励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动态股权激励优于股权激励。大量的实际数据验证了引入动态股权制是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8.为了保证动态股权制的实施效果,需要建设配套保障体系。要完善资本市场和法律体系,推动民办高校真正上市成功,同时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因为只有在强式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市场才能较好地反映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股权价值才能充分地反映工作效果。要改善治理环境,优化股权结构,规范董事会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管理机制,同时要建立民办高校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学术贡献在于:
  第一,本文运用德菲法(Delphi)和主成分分析法(PCA)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核心指标和关键因素,构建了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提出了“学校治理职业经理人代理制”并建立融入动态股权的代理人激励模型,从学校治理结构优化、岗位设置、机制转变等方面加以分析,并运用DEA-CCRMT模型进行实证验证,证明了引入动态股权制是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将动态股权制引入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系统研究了其提高机理和作用机理,提出了实施所需的配套保障体系,既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