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蒲绒非织造高蓬松絮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h】

蒲绒非织造高蓬松絮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 .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蒲绒高蓬松非织造絮片的制备

2 .1 原料

2 .2 试验

2 .3 方案设计

2 .4 结果

2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蒲绒高蓬松非织造絮片压缩性能测试与评价

3 .1 试验

3 .2 结果与讨论

3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蒲绒高蓬松非织造絮片浮力性能测试与评价

4 .1 试验

4 .2 结果与讨论

4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蒲绒高蓬松非织造絮片吸油性能测试与评价

5 .1 试验

5 .2 结果与讨论

5 .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 .1 结论

6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蒲绒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传统上主要用作填充材料,目前国内大部分蒲绒纤维处在自生自灭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导致天然资源的浪费。纤维截面有一定空隙,使得其具有压缩回复性能、浮力性能,并能吸收油液,研究其性能,并为开发其价值将其应用在海洋石油污染及救生方面做出理论依据。
  本论文以蒲绒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流成网工艺制备4种蒲绒及木棉高蓬松絮片,并测试评价制备絮片的压缩性能、浮力性能及吸油性能,对比香蒲绒絮片和木棉絮片性能上的差异,为蒲绒纤维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本课题的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
  (1)蒲绒高蓬松絮片制备
  以蒲绒纤维、木棉纤维、中空涤纶纤维(PET)和ES纤维(PP/PE聚烯烃热粘合复合纤维)为原料,采用气流成网结合热风粘合法制备不同配比的4种高蓬松絮片,分别为:蒲绒/ES(80/20)、蒲绒/PET/ES(60/20/20)、木棉/ES(80/20)、木棉/PET/ES(60/20/2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絮片的形态结构,计算结构参数,发现:絮片中的内部纤维随机分布,内部有粘结点,絮片孔隙率达到90%以上。
  (2)蒲绒高蓬松絮片压缩性能
  利用KES-F B3压缩性能测试仪对4种絮片的压缩性能测试,用压缩功、压缩弹性回复率、压缩曲线线性度,及蓬松度四个指标来评价絮片的压缩性能。发现:蒲绒/ES(80/20)絮片的压缩功为15.52(cNcm/cm2)、压缩弹性回复率为46.32%、压缩曲线线性度为0.37,加入20%比例的P ET纤维后絮片的压缩性能变化不大,但压缩蓬松度大幅提高,在相同条件下,蒲绒高蓬松絮片的压缩功略小于木棉高蓬松絮片,线性度较高,表明蒲绒絮片在同等条件下较木棉絮片不易压缩,同等条件下,蒲绒高蓬松絮片蓬松度远小于木棉絮片。
  (3)蒲绒高蓬松絮片浮力性能
  采用自行搭建的浮力装置对4种絮片的浮力性能进行测试,以浮力倍数、浮力降以及含水率这三个指标来评价其浮力性能。发现:蒲绒/ES(80/20)絮片的初始浮力倍数约为25,24h的浮力降了8.74%,加入PET后初始浮力倍数变小为17.86,24小时浮力倍数降变大;木棉絮片的初始浮力倍数更大,木棉/ES絮片的初始浮力倍数为35左右,24h的浮力倍数降了9%左右,与蒲绒加入PET絮片相反,适当加入P ET纤维木棉纤维絮片浮力和24小时浮力倍数降均得到较大的改善,在絮片含水率方面蒲绒絮片大于木棉絮片,随着 PET加入蒲绒絮片含水率提高。
  (4)蒲绒高蓬松絮片的吸油性能
  采用制备的4种高蓬松絮片,以吸油倍率、保油率、油水选择性、除油效果这四个指标来评价其吸油性能。发现:蒲绒/ES(80/20)絮片的吸油倍率为48.4 g/g、油水选择性为40.2 g/g;加入P ET后吸油性能略有变化,吸油倍率为62.5 g/g,油水选择性为47.5 g/g;同木棉絮片相比,木棉絮片吸油倍率较大,油水选择性较小。木棉/ES(80/20)絮片的吸油倍率为72.3g/g、油水选择性为27.8 g/g;木棉/P ET/ES絮片的吸油倍率为64.4 g/g、油水选择性为32.9 g/g。4种絮片对植物油的保油率在85%以上,除油效果都在90%以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