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边信一对《周髀算经》的校勘、注解及其与戴震的比较
【6h】

川边信一对《周髀算经》的校勘、注解及其与戴震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题背景

二、 《周髀算经》及其版本流传

三、 《周髀算经》研究史概述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江户时代的日本汉学与《周髀算经》注解

一、江户时代的日本汉学

二、 江户时代对《周髀算经》的注解

第三章 川边信一对《周髀算经》的校勘与注解

一、 关于《周髀算经图解》的底本

二、 川边的文献考证工作

三、 川边对《周髀算经》的校勘

四、 川边对《周髀算经》的注释

第四章 川边信一与戴震对《周髀算经》校勘、注解之比较

一、川边与戴震校注的底本

二、川边与戴震的校勘

三、川边与戴震的注解

四、校勘注解的目标

五、川边与戴震校勘、注解工作的影响

第五章 结 论

一、川边与戴震的校勘、注解工作

二、日本汉学的“受容”与“变容”

三、对《周髀算经》研究提供新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数理天文学经典,自三国时代赵爽为之作注后,在经学传统下历代校勘、注解不绝。受中国文化影响,《周髀算经》传播于汉字文化圈国家并被翻刻、注解和研究。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川边信一(生卒年不详)与乾隆时期的戴震生活年代大致相同,彼此都深受考据学和西学的影响,均在经学范式下分别对《周髀算经》进行了校勘和注解,形成并留下了《周髀算经图解》(简称图解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简称戴校本)。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南宋本支系的《续修四库全书》、《永乐大典》本支系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明刻本《津逮秘书》及以《秘册汇函》本为底本的《诸子百家丛书》,进一步对川边信一和戴震的校勘、注解工作进行分析和比较。本文认为尽管川边和戴震采用的底本不同,但在校勘方面的工作都值得肯定;尤其在注释方面,川边的图解做得更为细致,也敢于对前人的注解工作提出批评。
  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①: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就川边信一和戴震的校勘工作进行比较的原因。认为虽然中日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这些日人注解书至今尚未受到学术界关注,其校勘与注解的成果对我们校勘《周髀算经》并理解其中有关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第二章探讨了江户时代日本学者学习汉学的情况。指出考据学在此时已蔚然成风,为日人校勘、注解《周髀算经》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同时反映了《周髀算经》在日本的传入和流传情形。
  第三章主要是介绍川边信一对《周髀算经》的校勘、注解工作。首先介绍川边信一校勘的底本与戴震的不同,然后是川边对脱字、衍字、讹字、倒字、错简做出的具体校改,同时将这些校勘之处与戴震的工作进行比对,发现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对错简的调整和图解,图解本中有13处进行了错简调整,而戴校本及其他中国版本都未对原文做出改动,川边利用图解的方式对于至今仍有疑问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注释,使之更为直观、具体。对于脱、衍、讹、倒字的分析,除了根据戴校本进行对校外,还以《续修四库全书》和《诸子百家丛书》进行参校,同时参考现代学者如钱宝琮、郭书春、刘钝等人的观点,从而使比较工作更为准确、全面。
  第四章主要比较戴震和川边信一对《周髀算经》的校勘、注解工作。川边信一注解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采用图解的方法对于日高图、勾股圆方图、七衡图、勾股测日径、盖天宇宙模型等都配以清晰的图示并给出详细的文字说明;另外,川边在文中加入了自己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并提出更为简单的计算方法;同时,川边还敢于对原文和前人的注解工作提出批判,这几点都是与戴震显著不同的。
  第五章主要是总结对两者校勘、注解工作进行比较的意义。通过比较戴震和川边信一版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一方面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文化的的接受、继承和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周髀算经》提供新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