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分析
【6h】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源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资源环境概况

2.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4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动态研究

3.1 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分异分析

3.2 空间洛伦茨曲线分析

3.3 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4.1 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敏感性指数的马尔科夫预测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5.1 评价方法与数据处理

5.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5.3 综合评价方法

5.4 单因子敏感性评价

5.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5.6 不同生态敏感区的用地策略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生态环境状况急剧恶化,城市的污染日益严重,土地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最具战略意义的发展空间。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其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化,非农建设用地占用大量生态用地,加之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因此,伴随着生态长江三角洲的建设,研究其土地利用和生态服务价值的特点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对长江三角洲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目标,进行了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包括自然环境情况、社会经济情况、生态环境问题等。通过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为长江三角洲空间优化的研究提供了依据。选择长江三角洲2000年、2014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影像为数据支撑,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平台,构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库。为长江三角洲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首先在获取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数据基础上,选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二大模型从空间结构变化、数量及程度的角度分析了2000年~2014年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经济学中用于表示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绘制洛伦兹曲线,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其次,以长江三角洲16地市2000~201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为数据源,采用 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照修正后的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基于马尔科夫(Markov)预测模型,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指标量化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其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再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影响机制,采用弹性概念的生态敏感性指数模型,利用2015~2020年长江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其5年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最后,基于对长江三角洲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结合生态敏感性原理以及资料的可获性,合理的选取自然环境保护区、土壤质地、水环境、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类型评价因子,从生态学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分别从单因子、多因子角度对长江三角洲的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价。并基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利用自然断点法( Natural Break)对长江三角洲进行土地生态系统敏感性分区,确定了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根据5个不同敏感区类型特征,提出长江三角洲土地生态保护建议与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