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X射线摄影后处理参数的优化及临床应用
【6h】

数字X射线摄影后处理参数的优化及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运用析因设计方法探讨数字X射线腰椎摄影的后处理参数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提出各处理参数的合理配置,从而保证影像质量,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有效剂量,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体模、MonteCarlo程序和临床验证。 材料与方法: 通过调节PhilipsDR系统工作站提供的后处理参数,对CDRAD2.0体模成像,在医用显示器上评价影像质量。利用Solidose剂量仪监测体模的表面入射剂量,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总结出后处理参数的优化方案;最后对剂量优化方案的优化效果进行体模、MonteCarlo程序和临床验证。 结果: (1)通过25-析因实验知在临床使用的管电压70kVp时,后处理参数中对影像质量影响较大的是DCE、UM和UMK(P<0.0001)。随着UM的增加IQF相应增加,而UMK和DCE增加则导致IQF降低。(2)改变管电压,调节DCE、UM和UMK,发现相同后处理参数设置时,增加管电压,影像质量降低(t=5.31,P=0.0001)。使用中等DCE、UM与大的UMK联合可以提高影像质量。(3)改变管电压,调节NC、UM和UMK时,UM、UMK和NC之间的明显的三向的相互作用表明UM和UMK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低水平的NC上更明显。(4)利用腹部体模进行验证时,在IQF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优化方案的ESD降幅能达到50%;利用MonteCarlo程序进行验证时,全身器官的有效剂量明显下降达30%;临床验证通过VGA评分表明,使用剂量优化方案获得的影像质量与默认的影像质量无明显差别,并可有效降低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达20%~30%。 结论: 析因实验可以用于放射学研究,在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一个结果的情况下,析因实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设计工具。合理使用后处理参数的优化方案,可以在保证成像质量,不影响临床诊断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管电压大大降低患者的照射剂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