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战伤大鼠血糖变化特点及机制探讨
【6h】

海战伤大鼠血糖变化特点及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海水浸泡对腹部开放伤大鼠血糖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观测海战伤大鼠随机血糖及IPGTT等糖代谢相关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研究腹部开放合并海水浸泡大鼠是否存在血糖代谢的异常。
   实验内容: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腹部开放伤45min组(L45组),腹部开放合并海水浸泡45min组(L+S45组)。观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下列指标水平,包括(1)体温;(2)IPGTT;(3)随机血糖。
   实验方法:大鼠体温测定采用电子体温计测定肛温方法。大鼠血糖通过尾尖取血后快速血糖仪测定。IPGTT按照AMDCC的步骤进行少许改变,主要步骤是大鼠禁食6h后测定空腹血糖,随即用10%的葡萄糖按照0.01ml/g剂量腹腔注射,于5,15,30,60,120min时分别测定血糖水平。
   结果:术前各组大鼠体重、肛温、随机血糖、IPGTT无明显差异,术后各项结果提示(1)同C组相比,两个手术组大鼠肛温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其中L+S45组体温最低,低体温持续时间最长;(2)同C组相比,两组术后随机血糖均明显升高。术毕当时L45组大鼠血糖最高,L+S45组大鼠次之。术后6小时,两组大鼠血糖开始出现下降但仍明显高于C组。术后18h,L+S45组大鼠血糖高于L45组大鼠且该差异一直持续到伤后90h,186h时三组血糖无差异。(3)术后各时间点各组IPGTT存在差异。IPGTT异常一方面表现为L+S45组和L45组大鼠术后IPGTT各点血糖同术前相比均升高,曲线下糖面积(AUC)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另一方面,L+S45组大鼠与L45组大鼠相比,IPGTT异常及AUC增加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
   结论:(1)海战伤大鼠会出现高血糖,但是在术后短期(0-6h)L45组大鼠随机血糖高于L+S45组大鼠,后期(≥18h)L+S45组大鼠血糖高于L45组大鼠。
   (2)L+S45组大鼠术后糖耐量异常程度更重且异常持续时间更长。
   (3)海水浸泡导致腹部开放伤大鼠低体温状态明显加重。
   第二部分海战伤大鼠伤后早期IPGTT变化与器官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致伤条件下大鼠伤后12h的复温过程,IPGTT的变化以及14h时血生化指标,分析海战伤模型中的创伤、低温以及高渗3种致伤因素是否同糖代谢异常相关,海战伤后血糖紊乱是否具有指示器官损伤程度的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按照接受处理的方法不同,SD大鼠被随机分入5组:麻醉对照组(C组)、腹膜切开缝合组(L组)、腹部开放伤45min组(L45组)、腹部开放合并林格氏液浸泡45min组(L+R45组)及腹部开放合并海水浸泡45min组(L+S45组),每组6只。术前各项指标基线水平观测包括1)术前体温;2)术前IPGTT;3)术前随机血糖水平。术后各项指标观测包括1)术后12h内体温变化观测;2)术后12h时IPGTT情况;3)术后14h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
   实验方法:经下腔静脉抽取静脉血,3000rpm离心10min,后送我院生化室。以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以下指标的的测定:ALT、AST、Cr、BUN、CK、电解质(K、Na、Cl、Ca)。
   结果:术前各组大鼠体重、肛温、随机血糖、IPGTT无明显差异,提示随机分组均衡性良好,无组间及组内差异。术后结果提示1)手术结束时,L+R45组和L+S45组大鼠肛温最低,L45组大鼠肛温次之,L组和C组较术前略有降低。术后6h时L+R45组和L+S45组及L45组大鼠肛温较C组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2h时L+R45组体温接近正常,但是L+S45大鼠肛温低于术前水平。2)C组及L组IPGTT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L45组、L+R45组、L+S45组均有明显改变,其AUC依次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与C组相比,L组出现AST、CK升高;L45组大鼠出现ALT、AST、Cr、BUN、CK升高;L+R45组与L45组大鼠相比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更加显著,但电解质正常;L+S45组生化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和其余手术各组存在显著差异,电解质明显异常。4)将所有大鼠术后12h的IPGTT曲线下糖面积进行了统计,按照四分位数分为四个组别,通过生化指标,比较了这四个组别器官损伤程度的区别,结果显示,随着AUC值的升高,大鼠生化指标异常程度均明显加重。5)通过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低体温及电解质紊乱均对术后IPGTT异常有影响。
   结论:1、海战伤大鼠的低体温状态及高渗性水电解质紊乱均是IPGTT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2、IPGTT异常与海战伤各器官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伤情判断的一项指标;
   3、海战伤大鼠发生低体温及高渗性水电解质紊乱是加重伤后器官功能损害的可能原因。
   第三部分海战伤大鼠伤后12小时肝脏胰岛素抵抗机制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检测腹部开放伤45min和腹部开放合并海水浸泡45min大鼠伤后12h时肝脏组织的IR,IRS-1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探讨海战伤大鼠糖耐量异常是否由于胰岛素信号通路活性改变所致,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活性改变的可能原因。
   实验内容: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腹部开放伤45min组(L45组),腹部开放合并海水浸泡45min组(L+S45组)。12h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IR,IRS-1,IRS-1酪氨酸磷酸化以及丝氨酸磷酸化表达水平。
   实验方法:将3组大鼠中的每组分为门静脉注射胰岛素组和非注射组,其中胰岛素组用0.4ml的0.9%氯化钠稀释5U胰岛素后由大鼠门静脉注入,对照组仅注射0.4ml的0.9%氯化钠,等待1min取下肝脏放入液氮中。实验时从液氮中取出组织进行研磨,提取总蛋白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
   结果:1、各组大鼠术后肝脏IR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2、各组大鼠术后肝脏IRS-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3、各组大鼠术后肝IRS-1酪氨酸酸酸化水平表达有差异:对照组,L45组和L+S45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依次降低。4、各组大鼠术后肝脏IRS-1丝氨酸酸化水平表达有差异:对照组,L45组和L+S45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依次升高。
   结论:(1)L+S45大鼠和L45组大鼠在12h时IR,IRS-1总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异;
   (2)两组大鼠均会出现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其中L+S45明显降低,说明胰岛素信号通路出现异常,表现为受体后水平异常糖,这提示糖耐量异常可能是由于发生了胰岛素抵抗,
   (3)IRS-1丝氨酸磷酸化增强可能是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