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军事应激下军人心理状态变化及中西医结合干预研究
【6h】

军事应激下军人心理状态变化及中西医结合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
   1.通过随机对某部现役军人军事应激状态下的和平时状态下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军事应激与军人心理状态的关系。
   2.通过对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的军人进行中西医结合干预(针灸联合自主研发的便携式脑波治疗仪治疗),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心理应激反应预后的关系。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008年8月-2010年6月之间的某部现役军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应激组两部分:对照组(即平时状态下的军人,91人)和应激组(即接受重大应激性军事任务1周内的军人,71人)。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三个测试量表对军人进行检测。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
   第二部分: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以2008年8月-2010年6月某部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且符合标准的现役军人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军人连续进行针灸联合自主研发的便携式脑波治疗仪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ITCWM),对照组军人进行心理疏导治疗,治疗后再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三个测试量表对所有军人进行检测。将量表资料导入心理测试软件,并导出测试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验组治疗前后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军人心理状态变化对比研究
   我们分析了所有军人各个量表各个因子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分为:
   1.计数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应激组71例中,出现阳性结果(一项或多项)的人数为33人,阳性率为46.48%,对照组中出现阳性结果的人数为28人,阳性为30.77%,四格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军事应激可以导致军人的心理状态出现异常反应。
   2.计量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平均数比较:应激组中各种指标:附加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躯体化因子分值平均数均高于对照组。将两组各个分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在附加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等方面,将应激组与对照组两组进行t检验分析时,发现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躯体化因子方面,差异比较明显,P<0.05。
   两组贝克抑郁量表(BDI)分值平均数比较:在贝克抑郁分值方面,应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t检验分析发现,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分值平均数比较:在贝克焦虑分值方面,应激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t检验分析时,发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两组量表多个因子分值分别进行统计处理后,应激组中SCL-90(包括附加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躯体化因子)、BDI分值、BAI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发现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军事应激可促使军人产生抑郁、焦虑、恐惧、偏执、躯体化症状、精神病性症状等不良心理症状。
   第二部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比较
   1.实验组军人治疗前后的比较
   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治疗前后变化:实验组军人经过中西医结合(针灸联合脑波治疗仪)治疗后,经配对t检验分析发现:①在敌对因子、偏执因子方面,实验组军人经治疗后分值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附加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强迫症状因子、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方面,实验组军人经治疗后分值下降明显,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在恐怖因子方面,实验组军人经治疗分值下降,P<0.05,数值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贝克抑郁量表(BDI)治疗前后变化:实验组军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经配对t检验分析发现:实验组军人治疗后贝克抑郁量表(BDI)分值明显降低,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贝克焦虑量表(BAI)治疗前后变化:实验组军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经过配对,检验分析发现:实验组军人治疗后贝克焦虑量表(BAI)分值下降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组与对照组军人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治疗前后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军人SCL-90各个因子的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经统计分析后发现:①在焦虑因子、恐怖因子方面,实验组军人经治疗后分值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军人降低分值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敌对因子、附加因子、偏执因子、强迫症状因子、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等方面,实验组军人经治疗后分值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军人降低分值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在精神病性因子方面,实验组军人经治疗分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军人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贝克抑郁(BDI)治疗前后的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军人的贝克抑郁量表的评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经统计分析后发现:在贝克抑郁量表方面,实验组军人经过治疗分值明显降低,对照组军人相比,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两组贝克焦虑(BAI)治疗前后的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军人的贝克焦虑量表的评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经统计分析后发现:实验组军人分值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论
   第一部分:
   1.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军人所处的军事应激环境相关联。
   2.军事应激可以促使军人产生抑郁、焦虑、恐惧、偏执、躯体化症状、精神病性症状等不良心理症状。
   第二部分:
   1.中西医结合(ITCWM)干预治疗军人心理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2.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军人心理应激反应效果优于心理疏导方案,差异显著。
   研究意义:
   本研究为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面提供了具体、详实的资料,对于制定军人心理应激反应干预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循证医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