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6h】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2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工作量

讨论

1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2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工作量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进一步开展课题的设想

结论

1 制定合理的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

2 科学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

3 优化无陪护病区护理人力资源,提升整体护理队伍素质

4 完善护理工作保障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综述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调查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包括护理人员的数量、学历结构、工龄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定无陪护模式病区的实际护理工作量,通过公式进行护理工作量的测算,制定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
   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30个无陪护模式病区及300位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无陪护模式病区进行60项直接护理项目时间和42项间接护理项目时间的测定,根据公式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编制。
   研究结果:
   1.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6所医院30个无陪护模式病区床位数1080张,护士总人数540人,床护比1∶0.50;护理人员的结构现状:学历结构:硕士3人,占0.56%,本科147人,占27.22%,大专375人,占69.44%,中专15人,占2.78%;职称结构: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者6人,占1.11%,主管护师48人,占8.89%,护师174人,占32.22%,护士312人,占57.78%;工龄结构:<1年者66人占12.22%,1年~3年者132人,占24.44%,3年~5年102人,占18.89%,5年~10年者90人,占16.67%,10年及以上150人,占27.78%;年龄结构:<24岁者117人,占21.67%,25岁~34岁者318人,占58.89%,35岁~44岁者81人,占15.00%,≥45岁者24人占4.44%;性别结构:女性535人,占99.07%,男性5人,占0.93%。可见,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7.22%,工龄结构分布合理,职称以初级为主,占90.00%,年龄25~34岁者占58.89%,性别以女性为主,占99.07%;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3.31±0.42),护理人员对同事关系评分最高(3.84士0.71),对工作回报的评分最低(2.55±0.90)。
   2.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工作量:无陪护模式病区日均护理总时数为96.9±2.2h,其中,直接护理时间为64.8±0.8h,间接护理时间为32.1±1.3h;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6.9%;大部分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缺编率为75.0%。
   结论:
   1.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工龄结构配置合理,人员数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不高。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科学评估护理服务的价值,建立的合理的薪酬制度及重视护理专业发展,对提高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本研究显示,无陪护模式病区直接护理时间为64.8±0.8h,间接护理时间32.1±1.3h,各占护理总时间构成比的66.9%和33.1%;护理人员日均护理工作时间为96.9±2.2h,护理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适宜的床护比应为1∶0.6。护理工作量是制定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依据,应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应以床护比1∶0.6作为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