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6h】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探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探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RAAS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探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导致的高糖为特征的终身疾病。WHO估计全球有超过一亿七千万的人受到这个慢性病的折磨,并且估计到2030年这个数量会增加至三亿六千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全身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两者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病情逐渐恶化。在发达国家DR与DN是成人致盲和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 disease,ESRD)的较常见病因。DR与DN均以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的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为共同的发病基础。高血糖直接毒性、高糖状态下多元醇通路、已糖胺旁路、蛋白激酶C旁路的激活、氧化应激水平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某些生长因子等共同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机制。
   已经有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抗氧化剂α-硫辛酸,ARB类药物氯沙坦等可以通过改善氧化应激、阻滞局部RAAS来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对DN、DR中视网膜和肾脏损伤的情况、氧化应激对其的损害、细胞因子的水平、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等进行了探讨,并使用复方血栓通超微颗粒、α-硫辛酸、氯沙坦等药物对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程进行了干预研究,发现了复方血栓通超微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和视网膜病变均起到了保护作用。并进一步从氧化应激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水平、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超微结构、PEDF的mRNA表达等来探讨复方血栓通超微颗粒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目的:
   研究复方血栓通超微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研究对象及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类似1型糖尿病模型(以下简称DM模型)。设正常对照组(以下简称NG组)20只;腹腔注射60mg/kg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80只,分为糖尿病未处理组(以下简称DM组),复方血栓通处理组(以下简称XST组),α-硫辛酸处理组(以下简称LXS组),氯沙坦处理组(以下简称LST组),每组各20只。
   课题分成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检测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素氮、体质量、左肾重量、24h尿蛋白排泄量、测定肾皮质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肾皮质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变,观察复方血栓通超微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
   第二部分:检测血清中氧化产物SOD、MDA,RT-PCR方法测定视网膜中PEDFmRNA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第12周时视网膜基底膜、周细胞等超微结构的改变,研究复方血栓通超微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
   第三部分:分别于干预2周,12周时测定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比较DM组,LST组,NG组,XST组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差异,评价复方血栓通对RAAS系统的影响。
   结果:
   1、复方血栓通及α-硫辛酸(100mg/kg/d)分别干预12周后,糖尿病组大鼠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模型组大鼠左肾重/体质量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干预组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降低(P<0.05),大鼠左肾重/体质量比降低,其中复方血栓通处理组与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可见糖尿病未处理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membrane,GBM)厚度不均匀增加,足突融合、消失,系膜细胞增生。经复方血栓通、α-硫辛酸处理后,上述改变有所好转。进一步行氧化应激指标测定:和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未处理组大鼠肾脏MDA水平升高(P<0.05),GSH-Px水平降低(P<0.01),经复方血栓通和α-硫辛酸处理后MDA下降,GSH-Px明显上升,其中复方血栓通处理组较糖尿病未治疗组M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药处理后的GSH-Px与糖尿病未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未处理组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经过药物干预后,2组该表达均下降,其中复方血栓通处理组与糖尿病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血清SOD及MDA含量均升高,经过药物处理后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PEDF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5),经过复方血栓通、α-硫辛酸药物处理后,大鼠视网膜PEDF表达上调,复方血栓通组PEDF含量与糖尿病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镜下可见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向管腔内呈指状突起,线粒体肿胀变性,甚至呈空泡状。经过药物处理后可见上述改变均有好转。
   3、糖尿病未处理组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复方血栓通与氯沙坦干预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与糖尿病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本研究以公认的抗氧化剂α-硫辛酸做对照,观察复方血栓通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糖尿病未处理组大鼠相比,复方血栓通可降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降低肾脏肥大系数(左肾重/体质量),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复方血栓通可能通过提高肾脏的抗氧化能力,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2、复方血栓通超微颗粒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上调PEDF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3、复方血栓通和氯沙坦处理后的糖尿病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下降,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血栓通超微颗粒可能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上调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从而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起到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