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排卵后子宫内膜中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意义
【6h】

超排卵后子宫内膜中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二、试剂及耗材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玻片处理及主要溶液配制

五、动物分组与处理

六、标本制备

七、石蜡切片制作

八、HE染色

九、免疫组化染色

十、图像分析仪测量光密度

十一、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

一、非孕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变化

二、孕7d子宫内膜的形态及胚胎着床率和平均着床位点数

三、孕17d小鼠胚胎发育情况

四、非孕组缝隙连接蛋白43免疫组化定位及图像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作为治疗不孕症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实际临床妊娠率仅却比较低,仅为20%-30%左右。IVF-ET成功的两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具有优质的胚胎以及胚胎的成功着床,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又是决定胚胎着床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获得优质胚胎已经相对比较容易,但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的因素以及调控机理也十分复杂,具体机制目前不是很清楚,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关的物质很多。因此探讨子宫内膜在应用促排卵药物以后容受性降低的机制并寻找有效地抵抗方法,将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通过观察促排卵药对小鼠子宫内膜和胚胎着床发育的影响,比较超排卵前后子宫内膜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表达,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与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随机把160只雌性昆明小鼠分为两个大组(受孕组和非孕组各80只),每个大组又分4个小组(1个对照组和3个超排卵组),每组20只,3个超排卵组为克罗米酚(CC)组(Ⅰ组),单纯促排卵组(Ⅱ组)以及GnRHa+单纯促排卵组(Ⅲ组)。仅把生理盐水给予对照组作对照,把促排卵药分别给予将相应的各超排卵组。分别将非孕组小鼠于用药后的24h和48h处死,然后取出其子宫并做成石蜡切片,再把切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把对照组和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腺体发育情况以及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强度和位置,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和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把受孕组进行同样的分组和给药,于非孕组处死取材的当天,让受孕组小鼠受孕。受孕后的雌鼠分别于第7d、17d分批处死,来观察受孕雌鼠受精卵的着床以及胚胎发育情况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差异。
   结果:
   非孕组:
   (1)子宫内膜厚度:3个超排卵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3个超排卵组的厚度要明显薄于对照组(p<0.05);
   (2)腺体发育情况:在3个超排卵组中,GnRHa+单纯促排卵组略优于单纯促排卵组和克罗米酚(C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情况:①对照组在用药后24h、48h明显低于三个实验组(p<0.05);②在克罗米酚(CC)组明显高于单纯促排卵组和GnRHa+单纯促排卵组(p<0.05);单纯促排卵组与GnRHa+单纯促排卵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缝隙连接蛋白43在动情周期中的表达有时间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
   受孕组:
   (1)胚胎着床率:3个超排卵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3个超排卵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胚胎发育情况:对照组及各实验组之间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对子宫内膜的影响:GnRHa+单纯促排卵组是三个实验组中影响最小的,内膜与间质的发育同步性是最好的,着床率也是比较高的;
   2.胚胎发育情况:胚胎生长情况在对照组和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畸胎率、死胎率和胚胎吸收率也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3.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情况:在动情周期中的不同时间段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其过高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在超排卵后的容受性降低可能有密切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