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判断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预后
【6h】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判断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预后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临床上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代谢变化规律,验证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的血清检测结果,构建一个能早期、快速、有效评价内分泌治疗效果的方案,初步筛选与内分泌治疗预后相关的可能生物标志物,以便早期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前列腺癌预后。
   [方法]
   临床受试者共80例,皆为男性,分成4组,每组20例。正常对照组为普通正常人群。肿瘤组为初始诊断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还未行内分泌治疗。治疗组诊断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己接受内分泌治疗(康士得+诺雷得),将2年以上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患者归为治疗好组,将1年以下转变的归为治疗差组。四组间受试者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治疗好组与治疗差组间初始PSA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位受试者经静脉采血3ml,室温静置30min后,3000g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放入-80℃深低温冰箱冻存备代谢组学检测。
   四组受试者血清标本经预处理后,行快速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仪(rapidly-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massspectra,RPLC-TOF-MS)分析,获得总离子色谱(totalionchromatography,TIC)。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整合,然后进行多元统计分析(multivariateanalysis,MVA),包括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leastsquaresdiscriminantanalysis,PLS-Da),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rthogonalsinglecollectionpartialleastsquares,OPLS)后,分别获得得分图(scoreplot)、载荷图(loadingplot)以及可能的生物标志物。
   [结果]
   基于RPLC-TOF-MS谱图信息,PLS-Da散点图显示在负模式下,正常对照组与肿瘤组、内分泌治疗好组及治疗差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内分泌治疗好组与治疗差组的变化趋势显著性不同,提示两者代谢产物变化截然不同。通过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发现两组间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负模式下发现48个模型组标志物。通过与代谢小分子数据库(http://metlin.scripps.edu和http://www.hmdb.ca)比对,发现大部分标志物为未知化合物,可鉴定的预测生物标志物为负模式下16个。
   [结论]
   应用基于RPLC-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可全面了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代谢的变化规律,采用代谢信息构建的模型可早期、快速、有效评价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有望应用于临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