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胰腺炎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内镜取石最佳时机的临床研究
【6h】

慢性胰腺炎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内镜取石最佳时机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损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首次诊断慢性胰腺炎患者中50%以上患者合并有胰管结石.在诸多胰腺疾病中,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提高、逐渐受到临床关注,但对于慢性胰腺炎的研究相对较短. 目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内镜取石是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安全有效的一线治疗方式,已广泛应用临床,但目前既往各项研究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内镜取石治疗效果的报道差异较大,具体的流程规范尚无共识.尚无对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临床治疗效果的系统性研究.其次,对于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内镜取石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也相对较少,尚无大样本研究分析医疗操作因素、尤其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不同内镜取石时机对疗效的潜在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依托国内最大的慢性胰腺炎诊疗中心和现有文献,首先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内镜取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系统评价,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设计合理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内镜取石时机对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第一部分: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内镜取石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内镜取石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的总体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 对国内外2017年之前公开发表的提及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内镜取石的研究进行检索,应用随机和固定效应模型,对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内镜取石在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中的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初步检索1490篇文献,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806例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患者入选.系统评价结果显示,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内镜取石治疗,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合并比例为60%(95%CI:52-68),患者结石部分清除率合并比例为36%(95%CI:27-45),随访时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合并比例为59%(95%CI:52-66),生活质量改善率合并比例为83%(95%CI:52-66),随访中患者体重增长率合并比例为70%(95%CI:48-88),随访中患者胰管结石复发率合并比例为16%(95%CI:14-19),随访中患者疼痛复发率合并比例为22%(95%CI:13-34),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合并比例为13%(95%CI:9-18). 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内镜取石是对CP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联合治疗可使绝大多数患者实现结石完全或部分清除,达到疼痛缓解,并有利于体重增长、生活质量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内镜取石的时机可能影响结石的清除. 第二部分:慢性胰腺炎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内镜取石最佳时机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估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内镜取石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的最佳时机.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内镜取石治疗的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患者507例,根据既往有无接受过内镜治疗将患者分为A、B两组,再根据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内镜取石治疗的时机分为12h内、12-36h、36h以上3个时间点组.评估各组间胰管插管成功率、主胰管结石清除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结果:507例患者中240例既往已接受内镜治疗(A组),267例既往未接受过内镜治疗(B组).总体上不同时机内镜取石的插管成功率、结石成功清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后12h内、12-36h、36h以上内镜取石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7.7%、94.0%、83.3%;结石成功清除率分别为87.7%、92.5%、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后12h内、12-36h、36h以上内镜取石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71.4%、81.9%、90.9%;结石清除成功率分别为76.2%、85.1%、90.9%.36h以上行内镜取石的胰管插管成功率及结石清除成功率均显著高于36h内两组(p值分别为0.004,0.031).不同时机取石对治疗后并发症无影响. 结论: 既往已接受内镜治疗的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可考虑早期行内镜取石,既往未行内镜治疗的患者采用延长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内镜取石治疗的时机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