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朱顶红(Amaryuis vittata Ait)组织培养最佳繁殖途径的研究
【6h】

朱顶红(Amaryuis vittata Ait)组织培养最佳繁殖途径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引言

1.2朱顶红快速繁殖体系的研究

1.2.1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1.2.2影响快速繁殖的因素

1.3快速繁殖过程中出现的褐变现象及防止措施

1.4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内容及方法

2.2.1无菌材料的获得

2.2.2培养基和接种方式

2.2.3培养条件

2.2.4基本培养基和适宜外植体部位的筛选

2.2.5外植体直接诱导再生植株

2.2.6生根诱导

2.2.7驯化移栽

2.3结果统计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基本培养基和适宜外植体部位的筛选

3.1.1 MS培养基和适宜外植体部位的筛选

3.1.2 LS培养基和适宜外植体部位的筛选

3.2外殖体直接诱导再生植株

3.2.1细胞分裂素的诱导

3.2.2生长素的诱导

3.3生根诱导

3.3.1无机盐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3.3.2 IBA浓度对生根诱导的影响

3.4驯化移栽

3.4.1不同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

3.4.2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成活率的影响

第四章讨论

4.1基本培养基和适宜外植体部位的筛选

4.2外殖体直接诱导再生植株

4.3生根诱导

4.4驯化移栽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附 录

展开▼

摘要

朱顶红(AmaryuisvittataAit)是重要的鲜切花及盆花品种之一,自然分球繁殖率特别低,园艺栽培品种自花不实,大规模生产很难发展起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朱顶红的快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以朱顶红园艺杂交种的不同部位为材料,研究其离体快速繁殖技术,探讨出了最佳途径,初步建立了朱顶红快速繁殖体系。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以1‰浓度的升汞和不同的时间长度对朱顶红不同部位的外植体进行消毒,获得无菌材料,其中鳞茎灭25分钟最佳。以嫩叶、花器官和鳞茎为外植体,以MS和LS为基本培养基设不同处理进行直接诱导再生植株。 其中,以MS+2mg/16BA+2mg/LNAA和MS+1mg/16BA+2mg/LNAA组合直接诱导鳞茎中部位再生植株效果最好:以LS+3mg/1KT+0.5mg/LNAA和LS+0.5mg/16BA+2mg/LNAA组合直接诱导鳞茎下部位再生植株效果最好,以1/2MS+0.5mg/lIBA组合对朱顶红生根效果最佳。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是不同的,珍珠岩、蛭石和腐殖土1:1:1配比基质的成活率最高,达9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