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0T开放式磁共振导引经皮穿刺活检脑内病变的应用价值
【6h】

1.0T开放式磁共振导引经皮穿刺活检脑内病变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像导引下脑内病变穿刺活检的现状与进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1.0T开放式磁共振介入系统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脑内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准确性。
  方法:
  本研究中,选择入组患者42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在1.0T开放式磁共振联合Real-time导引技术及Robin Medical导航系统导引下,应用16G磁共振兼容性穿刺针对42例脑内病变行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中应用Real-time技术穿刺脑内病变的病例25例,Robin Medical导航组穿刺病例17例,以术中所取标本的病理学检查作为穿刺诊断结果,必要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外科手术后病理诊断或临床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将两种导航技术的穿刺诊断结果分别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别得到Real-time技术组和Robin Medical导航组的脑内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应用Fisher's精确检验对脑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以确定有无统计学差异。记录穿刺活检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结果:
  42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并在术中取得足量组织标本。在42例穿刺物病理学检查中,有40例获得明确的病理学分型,其中,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8例,星形胶质细胞瘤Ⅲ级9例,脑脓肿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5例,胶质母细胞瘤Ⅳ级9例,脑膜瘤2例,转移瘤1例,节细胞胶质瘤Ⅱ级1例。穿刺诊断结果中,诊断为恶性肿瘤19例,良性肿瘤23例,其中,Real-time技术组中穿刺诊断为恶性肿瘤11例,良性肿瘤14例;Robin Medical导航组中穿刺诊断为恶性肿瘤7例,良性肿瘤10例。外科手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访6个月以上的最终诊断结果中,诊断为恶性肿瘤20例,良性肿瘤22例。1.0T开放式磁共振导引经皮穿刺活检脑内病变的敏感度为95%(19/20),特异度为100%(22/22),阳性预测值为100%(19/19),阴性预测值95.6%(22/23),准确率为95.2%(40/42)。其中,Real-time技术组对脑内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91.6%(11/12),特异度为100%(13/13),阳性预测值为100%(11/11),阴性预测值92.8%(13/14),准确率为96%(24/25);Robin Medical导航组对脑内病变诊断的脑内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87.5%(7/8),特异度为100%(9/9),阳性预测值为100%(7/7),阴性预测值90%(9/10),准确率为94.1%(16/17)。本研究的两个实验组中,各自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 Fisher’s精确检验)。穿刺活检手术时间为54-70分钟(62±8分钟)。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2例出现术后头疼症状,发生率9.5%,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结论:
  1、1.0T开放式MRI能够清晰显示脑内病变及周围组织结构,满足经皮穿刺术对影像导引设备的要求。
  2、1.0T开放式MRI联合Real-time及Robin Medical导航系统导引经皮穿刺活检脑内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较低的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行、准确的微创诊断方法。
  3、开放式MRI导引技术可以作为影像导引下脑内病变的微创治疗的一种新的导引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