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科因素对盆底肌纤维损伤的临床研究及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6h】

产科因素对盆底肌纤维损伤的临床研究及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第一部分(盆底肌力筛查部分)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2、第二部分(康复治疗部分)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结果

第一部分 (盆底肌力筛查部分)

1 产妇一般情况

2 分娩方式与盆底肌纤维肌力

3 分娩次数与盆底肌纤维肌力

4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盆底肌纤维肌力

5 产妇年龄与盆底肌纤维的关系分析

6 产妇体重指数对盆底肌纤维的关系分析

7 盆底肌纤维肌力的多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康复治疗部分)

1 盆底康复治疗患者一般情况

2 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讨论

1、盆底结构的解剖学基础及功能代谢

1.1 盆底的解剖结构

1.2 腔室理论、“三个水平”理论以及整体理论

1.3 盆底肌纤维的分类及功能

1.4 盆底胶原纤维的代谢

2、妊娠、分娩对盆底支持结构的影响

2.1 妊娠对盆底肌的影响

2.2 分娩方式对盆底肌的影响

2.3 分娩次数对盆底肌的影响

2.4 新生儿体重对盆底肌的影响

2.5 其他因素对盆底肌的影响

3、手术治疗 PFD以达到解剖复位

4、产后尽早进行盆底功能训练可改善盆底功能

4.1 盆底肌训练( Kegel训练)

4.2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各项产科因素对产妇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的损伤影响;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1000例就诊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后盆底功能检查的患者,应用广州杉山公司的盆底监测治疗仪(PHENIX USB2)测试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肌力,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产科因素(包括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分娩次数、体重指数、新生儿体重)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并从中通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20名在盆底肌力测定中肌力小于3级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系统抽样的原则,选取60名为治疗组,进行1个疗程的盆底肌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另外60名为对照组,未采用任何治疗干预措施。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价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
  ⑴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阴分娩的盆底肌纤维异常率均高于剖宫产组,多次分娩盆底肌纤维功能异常率高于单次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较高者盆底肌纤维功能异常率高于体重较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年龄、产妇体重指数对盆底肌纤维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⑵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及新生儿体重为盆底肌纤维损伤的危险因素,产妇年龄、体重指数与其影响无相关性。
  ⑶治疗组,治疗前盆底Ⅰ类肌纤维由平均肌力(1.56±1.16),提升到治疗后的(3.36±0.76),Ⅱ类肌纤维肌力由治疗前的(1.40±1.10),提升到治疗后的(3.67±0.84),均提高了2级或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盆底Ⅰ类肌纤维由平均肌力(1.78±1.02),治疗后平均肌力为(2.04±1.21),盆底Ⅱ类肌纤维由平均肌力(1.59±1.12),治疗后平均肌力为(2.34±1.46),平均肌力提高较治疗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及新生儿体重是对盆底肌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他的产科因素(如产妇年龄、体重指数)对盆底肌纤维损伤无明显影响。产后盆底有一定的重塑性,盆底康复治疗对于产后盆底损伤有积极意义,可显著改善盆底肌纤维损伤的程度,产后及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盆底损伤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