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榆林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
【6h】

榆林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园林绿化植物选择配置的发展过程

1.1.1西方国家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1.1.2中国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1.2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相关原理

1.2.1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1.2.2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1.2.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

1.2.4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目标

1.3榆林市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榆林市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现状调查

2.1榆林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

2.2调查分析方法

2.2.1查阅资料

2.2.2实地调查

2.3榆林市园林植物选择配置的特点

2.3.1引进植物选择类型多样

2.3.2配置形式富有新意

2.3.3乡土植物资源数量利用增多

2.4榆林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植物资源挖掘不足

2.4.2一些植物引种不当

2.4.3配置形式单一

2.4.4季相景观单调

2.4.5某些植物选择不当

2.4.6配植方式不当

2.4.7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

第三章榆林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对策

3.1正确选择树种

3.1.1选择依据

3.1.2选择标准

3.1.3选择方法

3.2榆林市适宜的园林绿化植物

3.2.1适宜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类

3.2.2适宜园林绿化观花类植物

3.2.3适宜园林绿化秋季观色叶类植物

3.3配置思路

3.3.1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3.3.2掌握“生态性”规划原则

3.3.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3.4坚持“科学性”的规划方法

3.4适宜的配置模式

3.4.1道路、隔离带绿化种植模式

3.4.2广场绿化种植模式

第四章榆林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应用

4.1榆林市广场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4.1.1世纪广场

4.1.2凌霄广场

4.1.3火车站广场

4.2榆林市道路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

4.2.1市区道路

4.2.2榆林经济开发区道路植物选择与配置

4.2.3榆林市生态公园主干道路选择与配置

4.3.庭院绿化-采汽二厂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

4.4住宅小区-桃园住宅小区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

4.5学校绿化-榆林学院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1.1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重要意义

5.1.2榆林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现状

5.1.3榆林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对策

5.2讨论

5.2.1关于种植模式的问题

5.2.2关于植物修剪造型的问题

5.2.3关于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问题

5.2.4关于乡土植物应用的问题

5.2.5关于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要素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植物的花、叶、果、姿等极具观赏价值的特征以及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基本决定着园林环境的观赏效果和风格特征。同时,植物又是无声的语言,它们以独特的形式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着一条条道路的足迹,甚至像建筑、雕塑那样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追求人居生态环境的意念与日俱增,建设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生态化园林城市成为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化发展的方向。论文结合榆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自然条件、气候特点,以园林绿地广场、道路、庭院、住宅区和学校绿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利用景观多样性、文化内涵、季相变化、植物配置等指标对植物选择与配置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用于园林绿化中的植物种类少。榆林的种子植物约有530种,而实际应用的不足100种;季相景观十分单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配置模式单一,行道树以“一路两行树”的单排乔木种植形式仍然存在,广场以常绿树种和大草坪为主,而且植物整形修剪甚少,整体视觉效果差;地方文化特色不突出,没有骨干树和主要树种,反映历史文化特色的传统植物及反映城市特有文化氛围的植物应用不足;道路树木与管、网、线等市政设施相互冲突,影响树形美观,导致整体效果零乱、无序,杂乱无章。 2.思路与对策。中外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在自然式或规则式配置的基础上,维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最终追求目标。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必须遵循相关的原理与方法,符合科学性原则,体现园林植物的观赏功能、地域文化特征,才能解决榆林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适应把榆林建设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生态名市建的目标要求。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植物选择标准,把握树种生物学特性,突出植物的特征与功能,群落多样性与特色基调树种相结合,综合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合理选用种植密度,是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基本方法。 3.适宜的植物种类与配置模式。榆林市园林绿化处于起步阶段,引入植物品种较多,园林植物的种类和配置形式有一定的增加和新意,乡土植物资源利用有所开发。通过对园林植物生长习性、观赏特性观察与调查,适宜榆林市园林绿化选择的树种有12科31种,观花乔、灌、草植物16科53种,秋季观叶树种10科17种,共计38科100多种,适合榆林自然状况、气候特点和经济水平的配置模式主要为“节水型”、“防风、生态型”、“观赏型”、“观赏、休闲型”。 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化园林城市,体现城在林中、湖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诗情画意,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理念,把榆林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的精品城市,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化必须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成为榆林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