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枸杞红瘿蚊发生规律与地膜覆盖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6h】

枸杞红瘿蚊发生规律与地膜覆盖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枸杞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现状

1.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研究内容与方法

2.1枸杞红瘿蚊种群消长田间调查

2.2枸杞红瘿蚊入土、出土方式及其在土中分布和活动规律研究

2.2.1枸杞红瘿蚊入土途径观察

2.2.2枸杞红瘿蚊入土后及出土前在土壤中的分布观察

2.3不同地面处理方法对枸杞红瘿蚊的控制作用

2.4地膜覆盖持续时间及其地膜材料的选择

2.4.1地膜覆盖持续时间

2.4.2地面覆膜材料选择

2.5土壤不同含水量、不同灌水时期对枸杞红瘿蚊羽化率的影响

2.5.1试验材料

2.5.2试验方法

2.6半机械化和人工密植栽培条件下地膜覆盖的防治效果

2.6.1试验地选择

2.6.2试验处理

2.6.3调查方法

2.7地面覆盖防治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2.8地膜覆盖防治枸杞红瘿蚊技术规程

2.9课题示范与技术推广情况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种群发生动态田间调查

3.2幼虫在土中分布和活动规律观察

3.2.1入土特点

3.2.2入土幼虫在土中的分布范围

3.2.3幼虫化蛹羽化前在土中的分布

3.3不同覆膜处理对枸杞红瘿蚊的控制作用

3.4地面覆膜持续时间及其膜材料选择

3.4.1覆膜持续时间

3.4.2几种地面覆膜材料的成本、效果及可操作性比较

3.5土壤不同含水量及灌水时间对成虫羽化率的影响

3.6不同栽培条件下地面覆盖对枸杞红瘿蚊的防治效果

3.7地膜覆盖防治对瓢虫种群的影响

3.8地面覆膜防治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3.9地面覆膜防治技术规程

3.10课题示范与技术推广情况

3.10.1建立地膜覆盖防治技术示范区、进行多点扩大示范

3.10.2广泛开展地膜覆盖防治技术培训

3.10.3及时为枸杞产业部门及广大茨农提供防治技术信息服务

3.10.4实现与企业的技术对接、扩大技术转化覆盖面

3.10.5通过媒体扩大宣传向枸杞种植区形成辐射带动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1.1枸杞红瘿蚊种群田间消长规律

4.1.2枸杞红瘿蚊幼虫在土中的分布和活动规律

4.1.3土壤不同含水量及其不同灌水时期对枸杞红瘿蚊的羽化率影响

4.1.4地面覆膜时期、持续时间及其材料选择

4.1.5地膜覆盖的防治效果及其技术规程的综合效应

4.1.6地面覆膜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

4.2讨论

4.2.1田间试验安排方面存在的困难

4.2.2地面大水漫灌封闭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

4.2.3实现大面积统一覆膜需要解决的问题

4.2.4地面覆膜防治技术可以隔年使用

4.2.5应继续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枸杞红瘿蚊俗称“枸杞癌症”,是宁夏枸杞生产中的常发灾害性害虫。地面覆膜防治技术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的无公害植保技术之一。其防治枸杞红瘿蚊的机理是以枸杞红瘿蚊地下虫态为防治对象,通过地面覆膜,将羽化出土的枸杞红瘿蚊成虫封杀于膜下,在上树危害之前,切断其生活循环,达到防治目的,避免了传统的以树冠上花蕾中虫态为防治对象,采用有机磷农药防治的众多弊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在系统调查宁夏地区枸杞红瘿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地面覆膜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枸杞红瘿蚊在宁夏1年发生6代。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于幼蕾内,幼虫孵化后蛀食子房,使花蕾肿胀为畸形并形成虫瘿。6月上旬至下旬形成第1次危害高峰。7月上中旬高温期危害程度下降,7月下旬至8月中旬,危害秋季花蕾,形成第2次危害高峰。至9月末代幼虫老熟,入土做茧越冬。 2.试验观察表明,枸杞红瘿蚊幼虫入土高峰在9:00前,占入土总数77﹪,9:00至20:00时幼虫入土数量占总数的23﹪。在土中集中分布在3cm土层,9cm土层很少。化蛹羽化前9cm土层中幼虫数量减少,而3cm土层中幼虫数量增加。 3.采用地膜覆盖防治技术,对枸杞红瘿蚊防效在98﹪以上;避免了包括地面有机磷农药封闭在内的农药防治,使枸杞生长期农药使用次数减少5次左右,降为大约6次/年。地膜覆盖防治试验地瓢虫天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比常规防治田多1倍以上。 4.采用地膜覆盖防治技术,通过覆膜地增温作用,促进了枸杞主要结果枝——春七寸枝的早发、多发,亩增产可达18.9﹪以上;测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化学农药防治相比,综合成本投入明显降低,在不同情况下,其投入产出比达1∶7.1~29.7,经济效益显著。 5.试验表明,覆膜材料宽度因栽植方式不同而异。以枸杞树冠冠幅在地面上垂直投影宽度加15cm,厚度在0.008-0.016mm为宜;微膜、农膜、除草膜和地膜均可使用。 6.枸杞红瘿蚊幼虫入土前的土壤灌水,可使枸杞红瘿蚊的羽化率明显降低。幼虫入土后灌水时期差异是造成入土幼虫化蛹、羽化出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土壤灌溉水量大小对幼虫无明显的致死作用,对成虫羽化率影响不大。 7.地膜覆盖防治技术规程以4月上中旬越冬红瘿蚊开始羽化时覆膜,5月上旬羽化结束时撤膜为宜,田间施肥、灌水及覆膜的时间顺序是先施肥,后覆膜,再灌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