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以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例
【6h】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以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引言

1.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

1.1.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2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

1.1.3 GIS为时空分析提供的技术支持

1.2森林资源动态及其研究现状

1.2.1森林资源动态概述

1.2.2森林资源动态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地形地貌

2.1.3地质构造

2.1.4气候特征

2.1.5动植物资源

2.1.6社会经济状况

2.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资料收集

2.2.2研究方法

2.2.3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3.1林区土地利用变化

3.1.1针叶林地变化

3.1.2阔叶林地变化

3.1.3针阔混交林地变化

3.1.4灌木林地变化

3.1.5农田变化

3.1.6荒山荒地变化

3.1.7各林地面积变化

3.2树种结构变化

3.2.1油松林面积、蓄积变化

3.2.2栎类面积、蓄积变化

3.2.3杨类面积、蓄积变化

3.2.4桦木林面积、蓄积变化

3.2.5硬阔林面积、蓄积变化

3.2.6各优势树种结构变化

3.3龄组结构变化

3.3.1幼龄林面积、蓄积变化

3.3.2中龄林面积、蓄积变化

3.3.3近熟林面积、蓄积变化

3.3.4成熟林面积、蓄积变化

3.3.5过熟林面积、蓄积变化

3.3.6不同龄组结构变化

3.4其他变化

3.4.1不同林种林地变化

3.4.2不同起源林地变化

3.4.3不同林种、不同起源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变化

第四章林地资源动态时空分析

4.1时间序列分析

4.2空间序列分析

4.2.1森林分布的变化和道路分布关系

4.2.2森林分布的变化和海拔分布关系

4.3基于马尔可夫的林地利用动态过程预测

4.3.1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的原理

4.3.2转移概率的确定

4.3.3不同步长的林地利用转化概率计算

4.3.4计算预测年份各林地类型面积

第五章林木资源动态时空分析

5.1森林植被分布面积、蓄积时空分布关系

5.1.1高程与森林植被面积、蓄积时空分布关系

5.1.2坡度与森林植被面积、蓄积时空分布关系

5.1.3坡向与森林植被面积、蓄积时空分布关系

5.2不同龄组分布面积、蓄积时空分布关系

5.2.1不同龄组在高程上面积、蓄积时空分布关系

5.2.2不同龄组在坡度上面积、蓄积时空分布关系

5.2.3不同龄组在坡向上面积、蓄积时空分布关系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主要结论如下:

6.2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例,对基于GIS的森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进行了研究。文章结合野外调查和1985、199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档案,以GIS为核心技术,综合空间分析与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采伐干扰下黄龙林业局蔡家川林场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并使用研究区的DEM数据将12年间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落实到具体的地形因子上,对森林资源动态的空间分异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提升了GIS在森林资源动态研究上应用深度和广度,细化了时空分析方法体系;同时对于指导整个陕北林区的科学管理,保护森林资源,落实“天保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