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省袭人胡蜂生物学及EAG反应的初步研究
【6h】

陕西省袭人胡蜂生物学及EAG反应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胡蜂的研究进展

1.1.1胡蜂的主要形态特征

1.1.2胡蜂分类学的研究概况

1.1.3袭人胡蜂种类的研究现状

1.1.4胡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1.1.5胡蜂的利用价值

1.1.6胡蜂的危害、防治及救治

1.2昆虫对植物挥发性物质反应的测定方法

1.2.1触角电位技术和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技术(GC-EAD)

1.2.2单细胞记录技术和气相色谱—单细胞记录联用技术(GC-SCR)

1.2.3风洞技术

1.2.4嗅觉仪技术

1.3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2.2试验仪器与试剂

2.3研究方法

2.3.1陕西省主要袭人胡蜂种类的确定

2.3.2关中地区墨胸胡蜂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2.3.3陕南地区主要袭人胡蜂繁殖盛期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2.3.4墨胸胡蜂触角电位(EAG)反应的测定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陕西省主要袭人胡蜂种类

3.2关中地区墨胸胡蜂的生物学习性

3.2.1年生活史

3.2.2生活习性

3.3陕南地区袭人胡蜂种类繁殖盛期的生物学习性

3.3.1生活习性

3.3.2三种胡蜂危害养蜂业情况

3.4墨胸胡蜂触角电位(EAG)反应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2讨论

4.2.1关于陕西省袭人胡蜂的种类问题

4.2.2袭人胡蜂的生物学

4.2.3墨胸胡蜂触角电位生理(EAG)反应

4.2.4陕南地区胡蜂危害成灾原因的初步分析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袭人胡蜂主要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总科(Vespoidea)中的胡蜂科(Vespidae)和马蜂科(Polistidae),近年来,各地袭人胡蜂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民的正常生活。 为了逐步控制袭人胡蜂对陕西的危害,对分布于陕西的袭人胡蜂的种类、生物学习性和墨胸胡蜂触角电位反应做了初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陕西省袭人胡蜂的主要种类有墨胸胡蜂Vespa velutina nigrithorax、黑尾胡蜂Vespa tropica ducalis、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 mandarinia;基胡蜂Vespa basalis。 (2)关中地区的墨胸胡蜂4月中旬出蛰,11中旬越冬。大多筑巢于树上、废弃窑洞等地方;属杂食性昆虫。职蜂晴天活动频繁,日活动随气温的升高活动增强,一天内其出巢和进巢情况大体一致。墨胸胡蜂的羽化时间不呈一定规律性。 (3)陕南地区墨胸胡蜂、基胡蜂和金环胡蜂三种胡蜂在繁殖盛期有采蜜行为,在14:00左右取水频率最高,主要筑巢于树干、树枝,低矮的灌木、杂草丛中、石壁以及居民房檐下等地方。三种胡蜂的蜂巢结构相似,除新筑巢脾外,三种胡蜂各巢脾从脾心至边缘各种虫态分布比较集中,形成大致以脾心为圆心具有一定宽度的环形区域,蛹占的比例最大、幼虫次之、卵最小。三种胡蜂日活动情况均呈“双峰”,分别在7:00~9:00和18:00达到高峰,28℃是其活动的适宜温度。墨胸胡蜂、金环胡蜂和基胡蜂8月份严重捕食蜜蜂,墨胸胡蜂、金环胡蜂一天中捕食蜜蜂的高峰时间为11:00~14:00。 (4)利用触角电位仪测定了墨胸胡蜂对10种挥发性气味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桂花气味挥发油的触角电位活性最高,茉莉花、柚子花、香橙、苹果花气味挥发油也有一定的活性,这些可做为研究墨胸胡蜂引诱剂或者驱避剂的初选物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