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6h】

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风景区的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2.1 生态理论研究

2.1.1 生态理论研究的背景

2.1.2 景观生态学模式及原理

2.1.3 生态旅游的实践

2.1.4 风景区规划中实施生态保护的问题和方法

2.2 历史文化研究

2.2.1 历史文化研究的背景

2.2.2 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容

2.3 资源禀赋与环境容量研究

2.3.1 资源禀赋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2.3.2 环境容量研究内容

第三章 案例研究

3.1 布鲁克林植物园游客中心景观设计

3.1.1 设计目标

3.1.2 设计表现

3.2 厦门园博园游客中心的环境设计

3.2.1 项目概况

3.2.2 建筑内部空间组织

3.2.3 建筑外部空间塑造

3.2.4 建筑内外空间变化的序列

3.3 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中心花海景观设计

第四章 太白山风景区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4.1 太白山风景区概况

4.2 自然景观

4.2.1 地貌资源

4.2.2 水文资源

4.2.3 动植物资源

4.2.4 空气质量资源

4.3 人文景观

4.3.1 民俗风情

4.3.2 历史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5.1 游客中心现状分析

5.1.1 游客中心功能及游人容量介绍

5.1.2 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区位条件

5.1.3 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现状

5.2 规划设计依据

5.3 设计立意与主题

5.4 设计主要指导思想

5.5 设计原则

5.6 总体规划

5.6.1 布局结构

5.6.2 功能分区介绍

5.6.3 节点景观设计

5.6.4 植物景观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国人越来越热衷于自然风光生态旅游,与此同时对风景区旅游中心接待服务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游客中心作为风景区的门户形象其景观环境设计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景区的客源流量。但是很遗憾的是国内目前关于此类型服务设施的相关设计理论较为欠缺,没有统一且系统的设计指导规范。因此对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环境系统化的研究成为风景区发展的迫切要求。
  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选择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的改造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游客中心景观设计的案例,并总结归纳出其一般性规律。以风景区规划设计有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太白山风景区生态特点、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对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的景观改造进行功能划分、流线分析、节点配置等设计研究。
  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对比研究等方法,结合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改造设计的实践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太白山风景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在规划设计时,要树立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的思想,并在游客中心景观设计中进一步体现出这一构思;
  2.游客中心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游客中心的功能需求,还要重视游客的体验感受,强调空间序列组织,尤其是发挥当地特色文化,创造富有地域色彩的游客中心环境景观;
  3.太白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改造设计从水体、道路、植物、景观小品等园林构成要素组成,依据游客中心的功能和其建筑形式进行了改造性布局,实现了建筑与景观、功能与形式的相互融合。
  希望本文内容能为其他风景区游客中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