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部地区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技术效率研究
【6h】

西部地区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技术效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非木质林产品经营的研究

1.3.2 农林业中技术效率的研究

1.3.3 农户收入对土地生产经营的研究

1.3.4 简要评论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技术效率理论及测度方法

2.1 相关概念

2.1.1 非木质林产品

2.1.2 技术效率

2.2 技术效率的理论及测算

2.2.1 技术效率的理论基础

2.2.2 技术效率测算方法

第三章 模型建立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调查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3.1.1 调查区域概况

3.1.2 数据来源

3.2 计量模型的设定及变量选择

3.2.1 林地经营技术效率测定模型及变量说明

3.2.2 林地经营技术效率影响因素模型设定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样本农户收入状况统计分析

3.3.2 非木质林产品投入产出分析

3.3.3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第四章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1 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技术效率分析

4.1.1 生产函数影响因素分析

4.1.2 不同收入类型农户技术效率差异分析

4.2 农户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2.1 农户家庭禀赋特征影响分析

4.2.2 林地禀赋特征影响分析

4.2.3 农户生产组织模式影响分析

4.2.4 农户收入类型影响分析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自中国林业进入生态建设为主的时期以后,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西部地区转型重点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的生产经营已成为实现当地山区农户生计水平提高以及地区生态环境优化双重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收入的提高,依赖于其种植产量的增加,如何对非木质林产品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有效提升,成为提高非木质林产品产量以及保障农户生计收入水平的重点研究对象。而基于农户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双层维度对农户收入类型进行划分,并以此视角观察不同收入类型农户技术效率差异及对其影响,对探究西部地区在劳动力转移及农户兼业化状态普遍存在背景下的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技术效率提升路径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针对性政策建议的提出,以期对西部地区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有效发展助力,使其成为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持的重要支持及保障。
  论文采用来自陕西镇安县和黄龙县的323户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农户的相关数据,根据农户人均收入水平与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收入对家庭收入贡献程度,对农户不同收入类型进行统计分类,划分出高收入—高林业依赖型、高收入—低林业依赖型、低收入—高林业依赖型以及低收入—低林业依赖型四个类型,并以此为视角,选取合适的变量指标,基于SFA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构建农户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技术效率与技术非效率影响因素两个模型,并利用Frontier4.1对模型进行测算分析。
  根据模型测算结果,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不同收入类型农户,其对非木质林产品的具体生产过程有着不同的经营行为,对非木质林产品的具体投入产出存在较大差异性。(2)对于不同收入类型农户,其经营非木质林产品技术效率均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低收入—高林业依赖型农户技术效率均值处于最高水平。(3)对于相同收入类型农户,其技术效率在不同效率区间段出现分布不均衡的现象。(4)农户技术效率的各项影响因素中,农户家庭林业劳动力投入量、户主从事非木质林产品经营年限、是否参加过相关林业技能培训、林地肥沃程度、林地距离家庭及公路平均距离以及农户收入类型均对农户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根据以上相关模型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加大对农户非木质林产品具体生产经营各项技能与相关种植经营新技术的宣传应用力度;在保证林产品质量安全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加大化肥等物质生产资料的投入,以弥补林区土地自然肥力不足;进一步完善林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地区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最优经营主体,应加强对低收入—高林业依赖型农户合理引导,保障西部地区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稳定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