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喷播苔藓结皮培育恢复技术研究
【6h】

喷播苔藓结皮培育恢复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及空间分布

1.2.2 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

1.2.3 生物结皮人工培育技术及影响因素

1.3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试验设计

2.4.1 接种材料的采集与制备

2.4.2 小区布设

2.4.3 试验设计

2.4.4 苔藓结皮的接种及培育过程

2.4.5 培育过程与方法

2.4.6 观测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外源添加物对喷播苔藓结皮发育的影响

3.1 苔藓结皮覆盖度的变化特征

3.2 苔藓结皮株密度的变化特征

3.3 苔藓结皮株高度的变化特征

3.4 培育末期各处理苔藓结皮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3.5 讨论

3.5.1 营养液对苔藓结皮发育的影响

3.5.2 保水剂对苔藓结皮发育的影响

3.5.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苔藓结皮发育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遮阴对喷播苔藓结皮发育的影响

4.1 遮阴对各环境因子的影响

4.2 苔藓结皮覆盖度的变化特征

4.3 苔藓结皮株密度的变化特征

4.4 苔藓结皮株高度的变化特征

4.5 培育末期各处理苔藓结皮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喷播接种时机对苔藓结皮发育的影响

5.1 不同培育阶段的气候状况

5.2 各指标的对比分析

5.3 讨论

5.3.1 各因子对苔藓结皮发育的影响

5.3.2 喷播苔藓结皮大面积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各类建设活动大量增加,由此产生了众多的工程创面。通常,这些创面的立地条件恶劣,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降低了土壤稳定性和土壤肥力,同时也引发了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变化,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其进行治理刻不容缓。而传统的维管植物措施往往存在不适宜或成效低的问题,基于此,本试验在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园林绿化中常用的喷播技术,旨在寻找一条快速恢复野外工程创面的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技术,为生物结皮的工程化防治应用提供有效方案。本研究共涉及营养液(Hoagland)、保水剂(PAM)、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及遮阴(遮阴比例:0,50%,70%,90%)四个因子,采用完全试验的方法,分两个阶段探索野外喷播苔藓结皮的快速培育方法。
  主要结论如下:
  营养液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关键的影响因子,而保水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就各种生长指标而言,培育的最佳组合为:Hoagland营养液-保水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该组合在培育末期时的覆盖度、株密度、株高度及生物量分别可达到:96.45%、156.86株/cm2、1.63mm及19.62ug/cm2。
  营养液及遮阴均对苔藓结皮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只有布设遮阳网时,营养液才能发挥其促进作用,且以遮阴70%的遮阳网最优。因此,在炎热的夏季,遮阳网的使用很有必要。就培育效果而言,最佳组合为Hoagland营养液+遮阳网(70%遮阴),该组合在末期时苔藓结皮的覆盖度、株密度、株高度及生物量可分别达到:72.49%、56.94株/cm2、2.57mm、15.33ug/cm2。
  两阶段的试验表明:在野外通过喷播接种进行苔藓结皮的快速恢复是可行的,且秋季的培育效果优于夏季。通过对比可知,第一阶段培育的苔藓结皮的生长指标,除高度外皆优于第二阶段。因此,推荐野外培育苔藓结皮的最佳方案为:混合苔藓结皮茎叶碎片(700g/cm2)+Hoagland营养液(2.1 L/m2,7天/次)+木纤维(100g/cm2)+粘结剂(3 g/cm2)+水(2.1L/m2),如果选在夏季接种,可在接种后覆盖70%遮阳网进行养护,提高成活率。
  目前,喷播技术已较为成熟,而苔藓结皮的野外培育技术也有所研究,因此可以考虑将喷播苔藓结皮作为除传统的林草措施及工程措施外的另一条补充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