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管护模式、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6h】

管护模式、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及管护现状

3.1 国家财政用于农村水利支出现状

3.2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3.3 样本区域不同管护模式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管护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网络变量测度及解析

4.1 社会网络变量测度

4.2 社会网络变量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护模式、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5.3 管护模式和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交互影响分析

5.4 控制变量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关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金额稳步增长,但设施建成后管护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渐突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低下导致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效果需要多方密切配合,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一定的资金投入,农户、村组织、用水协会等个体和基层组织则需要提供微观层面的对接,管护模式在这一对接过程中能起到外在的契约和制度约束的作用;社会网络则起到“桥梁”和“黏合剂”的内在联结作用,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促进农户参与管护以提升管护效果。因此,从管护模式和社会网络视角出发来探究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机制,对于提升管护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管护模式和社会网络视角切入,在系统阐述管护机制、社会网络及管护效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陕西、河南、宁夏、内蒙古和山东等5省(自治区)100个村庄 1592 份围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情况的实地调研数据,解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和管护现状。根据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占有、管理、维护的权责归属,构建个人管护、村集体管护和农户用水协会管护等三种管护模式。构建社会网络指标体系,并将社会网络细分为亲友网络和一般网络两个维度,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社会网络变量及其细分维度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不同的管护模式、社会网络及其细分维度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并对模型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相较于个人管护模式和村集体管护模式,协会管护模式下,样本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满意度和管护满意度最高,分别为3.52和3.35,设施完好情况最佳,为4.35;(2)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管护模式和社会网络对于管护效果的影响系数均在 1%水平上显著,即在控制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护模式、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提升均有积极促进作用;(3)将社会网络变量划分为亲友网络与一般网络两个细分维度后得到,一般网络对管护效果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亲友网络负向影响管护效果,但统计上不显著;(4)在引入社会网络细分维度与管护模式交叉项后得到,一般网络与管护模式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一般网络水平的提高能够弱化管护模式对管护效果的影响,或管护模式的优化能够弱化一般网络水平对管护效果的影响;(5)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对于管护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水价的评价对管护效果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灌溉面积对管护效果有显著负向影响,权责明晰程度和政府的投资力度对管护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