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安市五个主要农业县区耕地土壤养分分布及丰缺特征
【6h】

延安市五个主要农业县区耕地土壤养分分布及丰缺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土壤质量定义及其演变

1.2.2土壤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1地理位置

2.1.2地形地貌

2.1.3气候

2.1.4主要农作物

2.1.4社会经济条件

2.2.1研究区域选择

2.2.2土壤样本采集

2.3数据处理

2.3.1主成分函数模型

3.1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及特征

3.1.1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3.1.2 土壤有机质的丰缺特征

3.2.1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变化

3.2.2 土壤碱解氮养分的丰缺特征

3.2.3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

3.2.4 土壤有效磷养分的丰缺特征

3.2.5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变化

3.2.6 土壤有效钾养分的丰缺特征

3.3耕地土壤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含量的变化特征

3.3.1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变化

3.3.2土壤有效锰含量的变化

3.3.3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变化

3.3.4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变化

3.4土壤pH的变化

第四章 耕地土壤肥力水平的评价

4.1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分析

4.2 供试土壤化学性质的主成分分析

第五章 施肥及管理模式的建议

5.1针对延安地区玉米的土壤配肥建议

5.2针对延安地区山地苹果种植的土壤配肥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150土壤样本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半干旱区域,其中延安市是一个典型代表样区,也是我省玉米、小米、经济林果等农作物的主要种植区,该地的耕地质量评价还不全面。近年来随着农业精细化管理的加强等,亟需对延安市的农田耕地进行深入全面测定分析,以期对更加科学和高效利用农田土壤,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篇论文以陕西省延安市的5个主要特色农业生产县区为对象,系统采集了150个典型耕地土壤样品,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并采用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等对供试土壤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以期为当地耕地的合理施肥及质量调控措施的建立奠定基础。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延安地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9.42g/kg,显示出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变化幅度为5.81-13.18g/kg,变异系数为25.26%,各县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地块等的不同差异较大,延安市整体上有机质含量处在很低的水平;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42.31mg/kg,变化幅度为21.64-52.44mg/kg,变异系数为35.09%,各县区碱解氮含量差异大,可能是由于耕作方式和施肥管理的不同导致不同样品间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2)速效养分中土壤有效磷是一个敏感指标,变异系数为78.21%,在各样点之间差异较大,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6.23mg/kg,变化幅度为5.02-8.22mg/kg;土壤有效钾含量平均为111.74mg/kg,变化幅度为90.11-124.43mg/kg,变异系数为32.51%。速效养分中的磷钾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3)微量元素中有效锌变化较为敏感,变异系数高达91.98%,有效铁的变异则较低,变异系数为31.41%,延安地区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平均值分别为0.88、0.74、11.24、10.73mg/kg,土壤微量元素整体处在中等水平。 (4)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的土壤质量系统,可表征土壤质量水平的高低;对其分级后发现,质量较好的土壤样品仅有1个,绝大部分土壤处在土壤质量较为低下,可见延安地区土壤肥力水平总体偏低,亟需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提升土壤质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构建的肥力信息系统,可较好地反映土壤质量高低。 综上所述,延安地区土壤耕地质量整体偏低,农田耕地土壤的养分含量亟需提升,因此,应该重视耕地质量的监测,注重土壤的科学管理和耕种,选择合理的培肥措施提升土壤肥力,维持耕地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