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不同时期牡丹分布特征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6h】

唐代不同时期牡丹分布特征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唐朝不同时期牡丹的分布特征

2.1 初唐时期

2.1.1 初唐时期牡丹分布特征

2.1.2初唐时期牡丹分布特征原因分析

2.2盛唐时期

2.2.1 盛唐时期牡丹分布特征

2.2.2 盛唐时期牡丹分布特征原因分析

2.3中唐时期

2.3.1 中唐时期牡丹分布特征

2.3.2 中唐时期牡丹分布特征原因分析

2.4晚唐五代时期

2.4.1 晚唐五代时期牡丹分布特征

2.4.2晚唐五代时期牡丹分布特征原因分析

第三章 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

3.1牡丹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

3.1.1 皇家园林

3.1.2私家园林

3.1.3 寺观园林

3.2.1 专类园

3.2.2 孤植

3.2.3 花台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从唐代开始在园林中大规模应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大量搜集与牡丹有关的诗词、传奇笔记、绘画等相关资料,以牡丹在唐朝不同时期分布特征为主线,梳理出牡丹在传统园林应用中的形式,进而探讨牡丹在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的应用形式。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开展:一是对牡丹在唐朝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主要包括唐朝四个不同历史时期观赏牡丹的栽培和发展情况。二是对唐代牡丹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形式进行总结。主要结论如下: (1)初唐时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栽植开始由寺观园林过渡到皇家园林中,主要分布在山西和陕西两地; (2)盛唐时期,在政治、文化、栽植技术等因素作用下牡丹开始在兴庆池、华清宫等皇家园林中广泛栽植,私家园林中仅有少量牡丹栽植,牡丹主要分布地区为陕西、山西和四川三地; (3)中唐时期,牡丹赏玩之风大盛、栽植技术进一步发展、咏物诗及花鸟画的发展使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中开始大规模栽植牡丹,牡丹的分布范围从山西、陕西、四川扩展到河南、浙江; (4)晚唐五代时期,随着政权更迭、牡丹栽培技术的成熟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牡丹的分布进一步扩大,向北到甘肃、宁夏地区,向南迁移到湖北、江西,向东到江苏、福建等地。 (5)牡丹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主要为专类园、群植、对植、孤植等形式。随着牡丹栽培技术的成熟,牡丹的花色、花型及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开始在园林中围绕地形、山石、建筑等景观元素进行布置。 基于以上对牡丹在唐朝不同时期的分布特征及其园林应用的探讨,通过更加清晰地了解唐代牡丹,为牡丹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和传承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卫晓娟;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历史与文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洪波;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不同时期; 牡丹; 分布特征; 园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