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民和区俱兴公园雨水花园设计研究
【6h】

青海民和区俱兴公园雨水花园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雨水花园相关理论研究

2.1雨水花园概念、类型及功能

2.2雨水花园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3景观设计理论

2.4城市公园雨水利用理论

第三章 青海民和区俱兴公园雨水花园设计背景研究

3.1青海民和概况

3.2多年降雨现状

3.3地域文化研究

3.4雨水花园结构与构造

3.5植物选择

第四章 青海民和区俱兴公园雨水花园景观设计

4.1场地概况

4.2场地现状分析

4.3指导思想

4.4设计原则

4.5总体布局

4.7植物配置设计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西北地区由于海拔及气候原因形成了特殊的干旱少雨的现状,水资源极度匮乏,许多城市主要依赖于地下水。雨水花园提倡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于2014年的成功颁布,对雨水花园建设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雨水花园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城市显著降低排水压力,这对于城市建设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青海民和俱兴园雨水花园为研究对象,探索高寒干旱地区雨水花园的概念、类型与构成,以及与地域的自然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相融合的雨水花园景观。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基于场地这一层面,开发一种新型的雨水花园形式,更加体现出地域性与生态性等特征。为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的城市公园环境。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这些结论: 1.在场地特征的基础上,提取了湟水文化中彩陶文化展示区,探索并设计以硬质铺装为主的雨水收集利用型雨水花园,以及生态保育区大面积植物绿化与控制径流量型雨水花园相结合的景观设计。 2.针对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民和多民族文化元素体现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充分结合雨水花园的特征,体现出民族主题性特点。同时通过提炼加工的方式,将文化转变成景观元素的形式,设计一系列的景观墙等等,从而借助建筑设计表达方式来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 3.设计保留并利用了原场地中耐寒耐旱的植物,生物群落结构上的安全性设计的探索,注重植物季相的变化,丰富了植物的多样性。 本文通过民和俱兴园雨水花园景观设计,在雨水花园中充分融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元素,为同类型雨水花园的设计过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王华;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屈永建;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青海; 公园; 雨水; 花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