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养景观设计研究
【6h】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养景观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康养景观相关理论和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康养景观相关案例总结分析

3.1 伊丽莎白及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3.2 芝加哥植物园

3.3 约尔·施纳普纪念花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养景观设计

4.1 场地概况

4.2 场地使用者景观偏好分析

4.3 设计原则

4.4 总体规划设计

4.5 使用者偏好设计体现

4.6 专项设计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植物配置参考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加快,城市环境也日益恶化,使得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现象普遍存在,不容忽视。城市绿地除了显而易见的生态效益外,已经被证实对人们自身机体的恢复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疲劳感和压迫感。经过国内外几十年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康养景观已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但国内当前的康养景观主要集中在医疗康复景观和科普型康养景观上,针对其他特殊人群的康养景观较少。因此,本文对校园师生这一人群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设计实践,以期为师生提供缓解压力和疲劳的户外场所。 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花卉园区域为研究场地,以本校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方案的表现形式开展康养景观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含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总结归纳国内外康养景观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园艺疗法、绿地8类感知属性、注意力恢复理论、压力减轻理论等。 第二,分析康养景观优秀案例,发现其成功之处及设计要点,即重视细节处理、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重视感官刺激和环境的暗示性、提高公众的自主参与性和合理应用景观元素。 第三,基于调查问卷结果得到绿地使用者的景观偏好信息。结果显示人们更希望现有场地成为一个兼有植物园、康复花园以及运动公园功能的景观绿地,并且绿地功能中人们更倾向于美学功能的重要性,园林要素中人们认为植物要素最为重要,绿地8类感知属性中人们最希望感受到的前四种游憩性价值为空间性、平静安逸性、自然性和庇护性。 第四,对现有场地的位置、周边环境、自然资源和现状规划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上述三部分的结论得到本研究场地的康养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方案中将场地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儿童活动区、康体健身区、园艺操作区、休憩交流区和冥想区,同时将科普性、运动性和康复性融入其中,并在照明、铺装、座椅、标识方面进行专项设计,打造一个面向高校师生的康养景观。 本研究基于高校师生景观偏好的调查分析,开展校园康养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以期拓宽未来城市绿地康养景观的应用领域,也为校园康养景观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著录项

  • 作者

    李凯悦;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天;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农业经济 ;
  • 关键词

    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 景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