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油菜表型精准鉴定及优良种质筛选
【6h】

油菜表型精准鉴定及优良种质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及进展

1.1.1作物种质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1.1.2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1.1.3我国油菜种质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1.1.4我国油菜种质资源鉴定

1.2油菜育种目标

1.2.1油菜高含油量育种

1.2.2油菜多抗性育种

1.3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1.3.1表型鉴定

1.3.2分子鉴定

1.4研究目的与意义

1.5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油菜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1实验材料

2.1.2实验方法

2.1.3性状观察与采集

2.1.4统计分析方法

2.2.1油菜种质资源生育期分析

2.2.2油菜种质资源抗逆性分析

2.2.3油菜种质资源其他性状分析

2.2.4油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讨论

2.3.1种质资源的不可缺性

2.3.2油菜的育种需求

2.3.3表型鉴定的优缺点

2.3.4 南北方油菜的精准鉴定比较

第三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菜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提供的826份不同类型的油菜种质进行农艺性状表型的精准鉴定,结果如下: 1、通过对生育时期的统计分析得出:出苗日期主要集中在10月5日-10月7日;现蕾期主要集中在3月10日和3月15日;抽臺主要期集中在3月16日和3月20日;初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20日、3月23日和3月25日;盛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24日-3月31日;终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10日-4月19日。 2、通过对826份材料的抗性分析得出:501份材料在当年自然环境中表现为3级(强)抗倒伏,262份材料在当年自然环境中表现为5级(中强)抗倒伏,63份材料在当年自然环境中表现为7级(弱)抗倒伏;52份材料在当年自然环境中表现为3(强)级抗寒,753份材料在当年自然环境中表现为5(中强)级抗寒,21份材料在当年自然环境中表现为7(弱)级抗寒;SPAD值主要在45-75,7个材料的SPAD值达到100以上;田间菌核病的发病率比较低,18份材料的菌核病发病率≥20%; 3、分析826份材料的其他性状得出:794份材料下胚轴色泽为紫色;814份材料的基叶叶型为裂叶;804份材料的薹茎色泽为绿色;778份材料的子叶色泽为绿色;815份材料花色为黄色;523份材料的角果着生状态为平生,290份材料角果着生状态为斜生。 4、分析室内考种数据得出:株高主要集中在85-145cm,材料17SC-919平均株高最大,材料17SC-944平均株高最小;主轴主要长度在35-65cm,材料17SC-948主轴有效长度最大,材料17SC-946主轴有效长度最小;一次分枝高度主要在5-40cm;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要在5-10个;一次分枝角度主要在20-55度;主轴角果数主要在28-70之间;全株角果数主要在120-360个之间;每角果长度主要位于4.5-7.5cm;每角果粒数主要在13-26粒;单株生物学重量主要在45-120g;单株籽粒产量主要在8-30g;小区籽粒产量主要在200-1450g;千粒重主要在3.3-6.9g。 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株籽粒产量和全株角果数相关系数为0.806,居各性状相关性之首。株高和主轴有效角果数、单株生物产量和单株籽粒产量表现为强相关,全株角果数和单株生物产量表现为强相关,可见株型合适的材料产量也会较高;株高较高的材料其主轴有效长度也较高,主轴有效长度较长的材料其主轴有效角果数也会较多。千粒重与其他性状都成负显著相关性。 通过表型鉴定初步筛选出具有早熟、高产和抗病等特性的优异种质资源,为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建立种质资源集成数据库和新基因发掘等奠定墓础。

著录项

  • 作者

    张鹤;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作物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镇,徐爱遐;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油菜; 表型; 鉴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