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那曲地区放牧绒山羊采食习性、采食量和消化率研究
【6h】

那曲地区放牧绒山羊采食习性、采食量和消化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西藏那曲地区草地及畜牧发展概况

1.2 西藏绒山羊

1.3 放牧绒山羊采食量测定研究进展

1.4 放牧绒山羊消化率测定研究进展

1.5 饱和链烷烃法测定放牧绒山羊食性、采食量和消化率的研究进展

1.6 草地资源遥感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那曲地区放牧绒山羊采食习性研究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那曲地区放牧绒山羊采食量和消化率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NDVI对草地生物量的研究

4.1 研究范围

4.2 数据来源

4.3 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气相色谱法检测牧草及粪样中饱和链烷烃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那曲地区草地面积较大,牧草资源比较丰富,给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人类过度放牧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下,那曲高原草地退化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试验选取了西藏那曲地区的尼玛县,分别从2018年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用饱和链烷烃技术研究了西藏放牧绒山羊的采食组成季节性变化,放牧绒山羊牧草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根据植被指数估算草地产量,从而制定合理的补饲方案。得到具体的结论如下: (1)西藏绒山羊的日粮中,春季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Maxim)是羊采食的主要牧草,采食比例为65.74%~65.92%。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的采食比例为33.10%。弱小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的采食比例较少;夏季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Linn)是羊采食的主要牧草,采食比例为51.42%~62.90%。弱小火绒草的采食比例为24.86%~26.40%。紫花针茅、青藏狗娃花(Heteropappus bowerii(Hemsl.)Griers)、西藏凤毛菊(Saussurea tibetica C.Winkl)、青海刺参(Morina kokonorica Hao)的采食比例较少;秋季青藏狗娃花是羊采食的主要牧草,采食比例为79.62%-98.16%。弱小火绒草、二花棘豆(Oxytropis biflora P.C.Li)、团垫黄耆(Astragalus arnoldii Hemsl.)、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的采食比例较少;冬季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是羊采食的主要牧草,采食比例为40.42%~44.28%。垂穗披碱草的采食比例为20.58%~37.86%。弱小火绒草和西藏嵩草的采食比例较少。 (2)育成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450g、850g、950g、420g。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春夏秋冬分别为2.2%、4.05%、4.32%、2.1%。成年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685g、1280g、1350g、650g。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春夏秋冬分别为1.95%、3.59%、3.73%、1.88%。放牧绒山羊干物质采食量四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牧草采食量最低。CP、NDF、ADF、EE、Ca、P、DE采食量,夏秋两季显著高于冬春两季(P<0.05)。 育成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85%、56.50%、50.44%、39.05%,成年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50%、60.94%、55.52%、45.76%。放牧绒山羊干物质消化率四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牧草消化率最低。CP、NDF、ADF、EE、Ca、P、DE消化率,夏秋两季显著高于冬春两季(P<0.05)。 (3)从尼玛县2018年草地生物量生长季时空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尼玛县草地生物量从南部向北部逐渐增加,到第7月28日(全年第209天)时,尼玛县草地平均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26.81g/m2,总生物量达到最大7.47×104kg,进入盛草期。此后草地生物量呈现出从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尼玛县南部的草地生物量平均值和最大值整体高于北部。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那曲地区放牧绒山羊夏秋两季所采食牧草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冬春季节,因此,为保证绒山羊的体况,在冬春季应进行合理补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