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预警模型的榆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6h】

基于预警模型的榆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原创性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及评价

1.3研究方法与论文新意

1.4榆林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1.4.1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4.2榆林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1.5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

1.5.1研究思路

1.5.2主要工作

第2章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的理论基础

2.1人工神经网络的定义与特性

2.1.1人工神经网络的定义

2.1.2人工神经网络的特性

2.2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2.2.1人脑神经元

2.2.2人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2.3人工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学习过程

2.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警原理

2.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警过程

第3章榆林煤炭工业发展预警模型的构建

3.1模型构建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2预警模型所具备的功能

3.3预警模型中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模型中指标体系的选取标准

3.3.2预警模型中的指标体系

3.3.3预警模型中指标体系的子目标组成

3.3.4预警模型各项指标的层次分析结构

3.4榆林煤炭工业发展预警模型的构建

3.4.1预警模型的构成

3.4.2模型的训练和检验

第4章榆林煤炭工业发展预警的实证研究

4.1预警模型中指标的数据整理

4.2预警模型中指标的数据处理

4.3预警模型指标预测的有关说明

4.4预测结果分析

4.5榆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度的评估

4.6榆林市1995-2003年煤炭工业可持续预警曲线

第5章实现榆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建立榆林合理的煤炭产业结构,延伸产业加工链

5.2实施集团化战略,组建煤炭技术研发中心

5.3在榆林开征生态税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结合榆林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预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榆林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这有利于提高煤炭工业发展预警的准确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构建的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且在榆林煤炭工业发展中的应用是有效的。这对榆林煤炭工业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对其它资源型区域的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所做的工作如下:(1) 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知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拓扑结构、学习过程和预警原理,以此作为构建煤炭工业发展预警模型的理论基础:(2) 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测性和前瞻性等标准,选取27项可以反映煤炭工业发展的指标,相应地分成经济发展子目标、社会发展子目标、生态环境子目标和支撑子目标四大部分,构建出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预警功能,构建出煤炭工业发展的预警模型;(3) 运用Matlab7.1软件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编写了计算运行程序,对榆林市已有年份指标数据的运行轨迹给以描绘,并预测出未知年份指标的发展态势,然后又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这些指标的权重,并借鉴学者叶正波给出的公式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分数,从而得出已有年份的可持续发展度;(4) 针对榆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较差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榆林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入手,引入人工神经网络作为理论基础,紧紧围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构建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预警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榆林煤炭工业目前及将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出了榆林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度;针对榆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度较差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的新意在于: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预警模型,深入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并应用该模型首次对榆林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